且说司马睿到江东后,一个多月了,当地豪门大族,没有一个登门拜访的,他被晾在一边,真真一个孤王。

王导就更可怜,江东士人埋怨他说:“江南是文物繁盛之地,你为何引一俗物至此,以秽洁地?”被冷落的司马睿也报怨王导,都是听了你的话,让我来这儿坐冷板凳。

南方大族为什么不理司马睿?

你若是南人,你也不愿理。本来,他们在江南美美地做着大地主大富翁大官僚,现在忽然来了大批北人,上有皇室子弟司马睿和王导等大士族,下有源源不断的流民武装。这些人来了,要吃要喝要地盘,司马睿和王导他们还要全面接管南方统治权,江南大族在自己的地盘上,将有沦为二等公民的危险,搁谁,谁也不能服气。

不服气,也不能翻脸,更不敢将司马睿等赶回去,人家可是朝廷诏封的安东将军,替朝廷管理政治、军事。流民们也惹不起,说是流民,都是一支支武装力量,不收留他们,道义上过不去,毕竟都是大晋子民,北方有难,南方能看着不管。再说,真不管,他们会抢的。更大的背景则是,北方虽危在旦夕,但尚有刘琨等爱国将领在做最后的抵抗,祖逖等武装力量则在江淮之间抗击北方胡族,使石勒不敢再向南方推进。也就是说,没有大批北人誓死捍卫,南方何以偏安?所以赶走司马睿,是万万不能,也是万万不敢的。

南方士族保持观望。

王导明白南人的心思,苦思破解之策。这时,王敦来了。

王敦是王导的堂兄,这可是个实力派,带着军队来的。王导高兴极了,天助大晋,天助我也。王导高兴地对司马睿说,这回成了,看我给您导几出好戏。

开戏前,先简要介绍一下王敦,王敦出身高贵,个性高冷,能力高迈,又是晋武帝司马炎的附马,年轻时热爱交游,和京城名士,豪门大族都有交往,有一次他去王恺家喝酒,王恺就是和大富翁石崇斗富的那位,王恺爱炫富,更爱炫酷,残酷的酷,他请人喝酒,让美丽的侍女给客人倒酒,客人若不饮,或未饮干,就把侍女拖出去斩了。侍女给王敦、王导倒酒,王敦不喝,侍女顿时花容失色,浑身颤抖,王敦面不改色,冷冷地坐着,王导一看,没办法,他本来不会喝酒,也只好一口饮干,总不能眼看着侍女被杀吧。回去后,王导就跟人说,王敦这家伙面冷心狠,将来怕要惹出乱子来。

八王之乱中,王敦眼光精准,手段高明,出手大方,先是劝叔父司马彦响应诸路义军,共同讨伐篡位的赵王伦,有功,惠帝反正后,任命王敦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等职。后来天下大乱,王敦将老婆襄城公主陪嫁的百余名侍女全部配给手下的士兵,又将家中金银宝物散给士众,有趣的事,做完这一切,他并没有带着队伍去投靠谁,或者自创山头,前者他可能不屑,或者形势不明,怕明珠投暗;后者,他的实力还嫩弱,不够称霸一方。既然二者都不可为,他索性只身回到洛阳的家里,闭门静观形势变化。

司马越掌权后,诛杀异己,恰好王敦此刻无门无派,赋闲在家,司马越对他比较放心,于是任命他为扬州刺史,相当于扬州市长,而且是军政财一把抓的市长,手中有兵,库里有钱。之后,司马越或许对他不太放心,想把他调回中央,任命王敦为尚书,王敦不干,带着兵马投奔司马睿来了。

这对要钱没钱要兵没兵的司马睿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对王导来说,有了这个实力派哥哥,心里更有底了。

好戏开场。

第二年三月上巳节(306年),民间这一日有很多民俗活动,这一日,只见司马睿一身华服,乘坐肩舆在前,王导和王敦等有名望的北方士族在后,骑马跟随,一个个非常恭敬的样子。江南士族纪瞻、顾荣等一见,心中一惊,这个没人理的司马睿原来这么受拥戴,而且连王敦这样的实力派都支持他,看来此人不可小觑。

王导见时机已成熟,前去拜访贺循和顾荣两位南方士族首领,王导会说话,能容人,先是奉承这二位,家学渊源,血统高贵,逐渐过渡到士人高洁,就要为国效力,北方大乱,大约是守不住了,南方士人再不支持司马睿,大晋只怕真的要亡了。北方亡了,江南还会远吗?大晋生死就在您一念间,你们贺氏肯鼎力相助,扶持司马睿,大晋就有希望。一番话,情词肯切,说得贺循、顾荣等人心潮澎湃,决定相助司马睿。

司马睿趁热打铁,任命顾荣为安东军司马,贺循为吴国内史,后又任命其他士族相应官职,这样以来,江左豪门大族也都渐渐团聚在司马睿周围,晋室的政治中心逐渐转移到建邺(后更名为建康)来。

司马睿在建康另立中心,这让一些人很不爽,不时有人出来唱反调,想把他搞下去。

第一个跳出来的是华轶,他是江州刺史,他说,我的官是朝廷封的,我只听命于朝廷,至于你司马睿,不知从哪儿窜出来的,我不服。

不服就武力征服,王敦出兵,把华轶砍了。

下一个是叫杜弢的地方军阀,向司马睿叫板。还是王敦,挥师灭了杜弢。

这样以来,其他大家族不管内心怎样想,知道王大将军不好惹,轻易都不敢造次,江南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