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衣着华贵的男子问道:“敢问唐公子,可曾婚配?”

唐寅早就成亲了,就要说实话,程堂却是抢在头里,道:“没有。”

这个男子满脸喜色,道:“太好了。”

“太好了。”其他的男子也是惊喜不已。

唐寅有些惊奇,我没有成婚,你们高兴个甚?

“唐公子,我有一女,年芳二八,知书识礼,还未曾婚配,不知唐公子可愿?”这个男子满脸喜色的提亲了。

唐寅明白了,这是‘榜下捉婿’,这是由来已久的风习,也是佳话。

历朝历代,每当放榜之际,就有不少富贵人家,到放榜之处去捉婿,想要得一佳婿,光大门楣。

唐寅有家有室,自然是不可能同意的,想要说明,又给程堂抢了话头,道:“唐师兄是陛下钦点的榜首,济世之才,前途无量,想要招他为婿的多了,小门小户就算了,莫凑热闹。要想唐师兄首肯,非富即贵,做官没有三品以上莫提了,商贾之家没有几十万家财莫想了,你们听明白了么?”

这要求太高了,但是不如此配不上唐寅的身份,谁叫他是弘治钦点的榜首,夸赞他是济世之才,前途不可限量,入阁问鼎首辅都有可能。

那个男子脸色难看,最终抱拳一揖,说声打扰了,匆匆离去,物色新的人选。

程堂提的要求是很高,却又让人无话可说,不少人退去。

一个身着绸衣,衣着不算特别华贵,但也不差的男子,约莫五十来岁,上前一步,冲唐寅抱拳见礼,道:“在下常仲林,山西人氏,家中略有薄资,不知唐公子可否赏光,到敝府一叙?”

常家,是晋商八大家中最古老的一支,发家于明朝中叶,常仲林就是常家在弘治年间的掌舵人。常家家财殷富,可不是如他说的略有薄资,而是家财数十万贯之巨,在当时是有名的富商。

居然被他看中了,唐寅真是好福气,说不定能够财色双收,如此美事,岂能错过,程堂欣然道:“当然没问题,没问题。”

唐寅脸色难看,是我被捉婿,还是你?有你这样越殂代疱的吗?

程堂把唐寅一推,道:“常伯请你去坐坐,叙叙话,你想到哪去了?对吧,常伯?”

常仲林对程堂的好感猛增,笑眯眯的道:“对对对,程公子说得对。唐公子,请。”拉着唐寅,不由分说就拽走了。

望着唐寅的背影,徐经很是为他担心:“唐兄有家有室了,这可怎生办?”

程堂翻个白眼,当然是休妻啊。

唐寅的妻子何氏,是个势利小人,因为唐寅没有中榜,她就和唐寅翻脸了,唐寅不得不出妻,孤独一生。要是能够和常家结亲的话,唐寅能够财色双收,还不用为出妻而烦恼,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