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很快就要迎来第一个在异国的圣诞节。以及随后而来的新年元旦,还有那传统的春节。

&ep;&ep;其实我没有太多期待。

&ep;&ep;对我来说,所有的节日,都像是每个春天里要开的花,一般都注定要在夏天时节凋谢那样。

&ep;&ep;挟带着喜悦而来,又伴随着淡淡的忧伤而去。

&ep;&ep;对我的确是没有什么新意,也难有一丝丝心意的悸动。

&ep;&ep;就拿圣诞来说吧。回想之前在香港的每个圣诞节,眼里总是只有机场、商场里的人头攒动,各种美轮美奂的精心布置。

&ep;&ep;但是只有这公众场所的才有如此隆重的商务版本的节日氛围。住地附近,家庭和酒店,大小商铺饭店很多场合就会简陋很多,就是各种张贴海报和流行的背景音乐。甚至都没有圣诞树的踪影。

&ep;&ep;所以,前些年每当我在节日期间倍感寂寞时,我是有过天天去吉野家或者是麦当劳。不是图那食物便宜,我也没有喜欢快餐店垃圾食物的癖好。

&ep;&ep;只是为了那里面的人流如潮,可以暂时忘却自己的孤单。尽管那人流总是匆匆来去,络绎不绝,我也只能听听看看,少有聊天交流。也算是些许慰籍。

&ep;&ep;那时候我总会想起米国的热播美剧《twoandahalfn》里面,贫困潦倒加孤单失意的艾伦,一个人带着圣诞帽子,就着威士忌泣不成声地度过圣诞节。再看看眼前的嘈杂,就会有幸福感油然而生了。

&ep;&ep;这不是仅有的对抗节日孤独的手段。我的武器还有这店里24小时循环播放的圣诞歌曲,或者就是眼下最新的榜单歌曲了。

&ep;&ep;慢条斯理吃完饭,喝一杯热茶,想想心事,就可以不知不觉地消磨几个小时。一般是没有人来催,即使有一两个白眼也可以视若无睹。

&ep;&ep;回想起来,真的就没有什么悲惨的感觉。顶多就是习惯之后的麻木,还是那些无从填补的莫名的失落感。

&ep;&ep;总之,以来到菲国为界点,以前的圣诞节就是只给了我这样不痛不痒的,就像冲水马桶排空以后在哗哗声后的空虚茫然,最后都是归于吊在半空之中的不上不下。

&ep;&ep;而菲国这边则主要是以酒店、商场为主体来庆祝的。这也是各色人等通常在外停留时间最长的区域。他们花了很多心思来布置灯饰。

&ep;&ep;听说一般家庭早在十月就挂起圣诞彩灯和灯笼,其他装饰还包括圣诞老人的雕像、圣诞树、雪人、礼物等。

&ep;&ep;但是我就只在商场和少数大机构看到圣诞树和下面的礼物。我所见的大街小巷和家门以外,连圣诞老人的画像都少见。

&ep;&ep;家里面,目前为止我都还是在别人家门外徘徊,没有登堂入室一看究竟。

&ep;&ep;即使专门去邻近的高尚住宅区去寻那些灯和装饰,也是零星点点的。

&ep;&ep;以前我一直好奇,菲国的有钱本地人是住什么样的房子。走近来看,大致是这样的情形。

&ep;&ep;最好的住宅,我认为是离海边不近也不远的独栋二到三层的小别墅。太近就会太潮和太晒。当然也有在内陆一点的地区,风景秀丽,交通方便,像极了米国的街区。

&ep;&ep;中产阶级,和有稳定收入、固定工作的人士,是要租或者买高层的公寓来的。

&ep;&ep;这类公寓,有大有小。一般都是装修好了直接可以拎包入住。带二十四小时的保安,监控。还有露天的公共游泳池,也有健身房。

&ep;&ep;但是物业管理费很贵。如果买的话,每年的房产税也高。

&ep;&ep;外国人只能买这公寓,且没有土地权。听说房产税的比例更高,相对于本国人。

&ep;&ep;再有就是散布在大街小巷里的独门独户的楼栋了。这些楼房有高有低,两层到几层的都有。我最爱的是那类在喧嚣的街道边上,一道铁门,空地上都是花树植物,别有洞天。离着红尘咫尺之遥,里面却是自有一番安宁祥和。

&ep;&ep;最适合闹中取静,曲径通幽处的小日子。就是真正的大隐于市感觉了。

&ep;&ep;每当路过这样的房屋,我都会羡慕不已。说垂涎三尺也不为过。那时候就会无数次幻想和joy住在这样一栋屋子里面,缠绵终日,懒得去管墙外的春夏秋冬。

&ep;&ep;我是不爱去住那海边或者僻静之处的独栋房屋。一来在这边没有车,往来只有打出租车。这里可是没有公交车去那些场所的。二来那里过分的静谧总会给人一种不安全感,心绪始终是不宁的。

&ep;&ep;这里最为流行的,应当是电视台会常常播放的相关节目。比如赞美诗或者音乐、v等,很早就开始。还有就是手机短信,和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的图片或者动画。

&ep;&ep;每个人的社交软件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