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您怎能让他牵着鼻子走呢?还是听听子布的意见吧。”

孙权依旧犹豫不决。

张昭等人退出后,鲁肃走了进来,一本正经地说:

“刚才张子布他们又来劝主公按兵不动,主张投降,这些都是只顾自己和家人安的臣子,为自己打算罢了,希望主公不要听他们的。”

孙权听了,还是在那里沉思不已。

张昭等一伙儿刚刚撤了,鲁肃就逮住机会对孙权说:

“刚那帮人又在那儿忽悠您,劝您别动刀子动枪的,一个劲儿地主张投降。

这帮人啊,就是想保自己的小命和老婆孩子,只顾着自己的小算盘。主公,您可千万别上当啊。”

孙权还在那琢磨呢,

鲁肃急了:

“主公,您要是犹豫不决,非得让这帮家伙给坑了不可。”

孙权摆了摆手:

“行了行了,你先下去,让我再好好想想。”

鲁肃只好先撤了。

那时候,武将们一个个都跃跃欲试,巴不得立刻冲上去干一场,

而文官们呢,一个个都想投降,大家吵得不可开交,意见完没法统一。

在孙权踱步回到内室,他坐立不安,心里七上八下,决策难以拍板。

吴国太见状,忍不住好奇道:

“啥事儿让你这么上蹿下跳,吃不香睡不甜?”

孙权叹了口气,说:

“现在曹操那厮在江汉那边儿扎营,看样子是瞅着咱们江南这块肥肉。

我问过手下那些文绉绉和武壮壮的大臣们,一个个意见不一,

有的嚷着要举白旗,有的喊着要撸袖子干架。

我心里琢磨着,要是出兵,又担心兵力跟草稿纸似的不够用;

要是投降,又怕曹操那老狐狸不给好果子吃。所以我就在这儿团团转。”

吴国太眼珠一转,提醒道:

“你这是咋了?难道你忘了你姐姐走之前给你留下的那句家话吗?”

孙权一听,顿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地想起了那句话:

追思国母临终语,

引得周郎立战功。

国太眼见孙权眉头紧锁,一副犹豫不决的模样,便忍不住开口道:

“记得你那过世的姐姐曾经说过:‘家里的事儿搞不定,找张昭商量去;

外头的事儿挠头了,就得问问周瑜。’

现在这个局面,你怎么不赶紧把公瑾请来,听听他的意见呢?”

孙权一听这话,顿时喜上眉梢,连忙派出信使,直奔鄱阳湖畔,去找正在那里操练水军的周瑜。

谁知,周瑜早有耳闻曹操那庞大的军队已经压境,于是连夜快马加鞭,赶回柴桑郡,准备商讨对策。

信使连影子都还没来得及出发,周瑜就已经风尘仆仆地赶到了。

鲁肃和周瑜关系铁得跟哥们儿似的,一听说周瑜回来了,立刻迎上前去,把最近的大事小情一五一十地娓娓道来。

周瑜听罢,一拍大腿,信心满满地说:

“子敬兄,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这事儿我早有主意。

现在嘛,咱们得赶紧把孔明先生请来,好好商量商量。”

鲁肃闻言,二话不说,翻身上马,急匆匆地去找诸葛亮了。

周瑜刚刚躺下,突然接到通报,说张昭、顾雍、张纮和步骘四位不请自来,要探望他。

周瑜连忙迎进客厅,大家坐定后,寒暄几句。

张昭开门见山地问:

“都督对江东的形势有何高见?”

周瑜装傻充愣:

“啊,这个嘛,我还真不知道呢。”

张昭接着说:

“曹操带着百万雄兵,已经在汉水边扎营,昨天他的檄文飞过来,邀请主公去江夏打猎。

虽然咱们都知道他那点小心思,但他还没明目张胆地露出野心。我们几个劝主公先投降,免得江东生灵涂炭。

谁知鲁肃不知从哪儿拉来了刘备的军师诸葛亮,那家伙一心想报仇,竟然还敢在这儿挑拨离间,

煽动主公反抗。鲁肃也跟着犯糊涂。现在就看都督你的决定了。”

周瑜装作惊讶地问:

“你们几位都这么想的吗?”

顾雍他们点头如捣蒜:

“对,意见一致。”

周瑜一拍大腿:

“我其实早就想投降了,这事儿好商量。你们先回吧,明天一早我去见主公,保证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张昭他们这才放心离去。

片刻之后,忽闻门外喧嚣,原是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骁勇战将齐齐造访。

周瑜亲自出迎,与众人寒暄问候。

程普开门见山道:

“周都督可曾听闻江东的归属可能易主?”

周瑜摇头道:“尚未得知。”

程普愤然道:

“我们这帮老骨头跟随孙将军打天下,历经无数血战,才赢得这六郡的城池。

如今主公竟听信那帮摇唇鼓舌的谋士,打算向曹操俯首称臣,这是何等屈辱,何等遗憾!

我们宁可玉碎不为瓦。还望周都督劝主公铁了心,挥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