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安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母一直不在,算是个留守儿童,但那个时候她并不觉得那样的生活不好,至少父母每次回来时总会带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和从没有见过的食物,那时候她曾很得意的向别人炫耀,自己拥有了别人没有的东西。

长大后,回忆童年的时候,也好像也就只有那么一回事,16岁的时候,她已经完不记得童年是怎样度过来的,可能是因为长大变得敏感了,也有可能是早熟或叛逆的思想,她会想,哦,原来我不是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长大的。

那时候,她会做出一些不符合年龄的事情,仰望天空时眼里的感伤,难过委屈时的隐忍,不再与父母融洽的沟通,抛弃了撒娇,不再索取无谓的东西。做的最多的就是沉默。她学会了坚强,有事自己扛,难过的悲伤的都自己消化,她明白了,凡事都是靠自己。那时候她16岁,对于她来说倒是有些晚的年纪,她应该早成熟一些,早明白这些道理。

其实很多女孩子也像赵晓安一样,忽然之间,*就长大了,突然明白了很多事,想通了很多道理,没有人知道她们为什么这样,或许是因为女孩的神经系统天生敏感吧。

如果说初中生对于外物是懵懂的话,那么高中就会清晰透彻很多,赵晓安就是在高中时期认识了她生命之中最为重要的朋友,她获得了友谊,突兀,又难得。

阿嬞,一个长发及腰,殷桃小嘴,笑起来会有两个好看的酒窝的女孩,她们一起吃饭,上课,冬天的时候还会挤在一张*上,那时候她们约定一起携手友谊的未来。赵晓安也因为她而放弃了文科,理由是不想和阿嬞分开,那时候她并知道一向理性的自己做了一件多么不理智的事情,当然,她后悔过,现在依然后悔,但如果时间再来一次,她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但这一次她必定尽自己所能,带她走出黑暗。

如今赵晓安最好的朋友那一栏,依然是那个叫阿嬞的女子。只是提及时她会有很多歉疚。

高二那一年,她们没有在一个班里,而更天意弄人的是,一直理科很好的阿嬞,没有进入优进班,倒是让文科更擅长的晓安进了,诧异过后,便也欣然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暑假的时候,阿嬞的母亲带她去了广西,而在得知她的成绩后,便不让她再回来。她在遥远炎热的南方,哭诉着她的遭遇,赵晓安在同样炎热的北方,气恼着自己的无能。

就这样她别离了真挚,短暂的友谊。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没想到还是那么清晰,那么透彻。

她很受伤,她用将来未知的友谊做赌注,只为以后身边有一个推心置腹患难与共的知己,可没想到,她输了未来,失了朋友。败得一塌糊涂。

高三,那个黑暗且悠长的岁月里,她前所未有的孤独,但又伴随着寂寞而逐渐成熟。谁都明白高考,至关重要。

作业,习题,考试,每天都重复的过着,也就是那时候她痴迷上了文字,她坚定的认为,在时光的蹉跎里,她唯一的权利,就是能够随心所欲的写字。

在一次模拟考中,她的成绩很是糟糕,频临颓废的她,在没有任何人察觉,鼓励的情况下,她果断放弃了高考。

如果付出得不到回报,那她宁肯放弃,那样即便是再糟糕的结果也都是理所当然的,不是吗?

那时候,她就已经封闭自己,只愿待在自己的想法里。

于是,她开始写文章四处邮寄,,散文,随笔,她都尝试过,可一封封寄出去,却始终没有一封回复。

没有拒绝,没有鼓励,一番心血投入社会的大海里,杳无音信。她开始焦虑,迷茫,狂躁,但也依旧没人知晓,还在拼搏的父母无暇顾及,朋友不在身边。

她就像在一片大漠之中,不是等人救赎就是淹没于生息之中。

而就在她经历煎熬的时候,周围的同学们却组团谈起了恋爱!赵晓安瞬间觉得自己的想法太过于负担,管它大学,专业,工作,未来,活在当下最重要。

于是,她又开始了写字,没完没了,没了没完。

阿西问她:“为什么不像其他人那样,谈个恋爱,可以转换心情。或许就能改观对世界的看法。”

赵晓安嗤鼻,距离是杀手,时间是刽子手,这种情况,感情依然能幸存?我才不会将感情浪费在这无疾而终的毕业季,再说,没人能配上我的成熟的心理。

阿西:“当别人不是好好学习就是谈情说爱的时候,你却在考虑未来,的确,没人能配的上你的成熟。”

“阿嬞之后就没有较好的朋友了?为什么要一个人在周末的宿舍里写日记?”阿西闪烁着大大的眼睛问赵晓安。

她笑,怕受伤,怕离别,怕别人已经接受新的生活,自己却还留在原地,守护或祈盼着那份已经微乎其微的感情,那种感觉不是被遗忘,而是被抛弃。

阿西摇摇头,叹了口气,说:“没有人的生活一直都是不变的,人总是要过新的生活,结交新的朋友,在新的生活里寻找乐趣,制造美好的回忆,而不是守着过去,独自哀伤。”

赵晓安微笑不语。阿嬞就是一个最真实的例子,她们之间没有尽力的付出与惨然的代价,只是沉默一直延续。她猜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