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9年6月8日月轨月卫一号太空空间站(太空船坞)

这是一座巨大的空间站,镶嵌在一座被捕获的小行星上,绕着月球运动,成为这个巨大卫星的卫星。同时,这里也是PDCO舰队最大,最新型的太空造船厂——专门负责第三代太空战舰的建造。

随着各国的太空舰队规模越来越大,舰队数量越来越多,因此从地球建造和发射的成本就水涨船高,第一代的太空战舰本质上依旧是空间站舱体的组合还可以通过火箭一个一个的发射后在太空组合。

但是第二代战舰开始,就难以做到了——第二代战舰是整体结构,最大长度超过1公里,还有各种不计重量的外挂装甲,就是个移动的超级装甲堡垒,在地球标准重力下可以达到上百万吨的重量,把这样的庞然大物发上天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先不谈推进力成本和带来的影响,强大的地心引力甚至会在半空把这条巨大的战舰撕裂。

再加上《罗马协议》的限制,于是PDCO和SDTO都不约而同的将在外太空捕获的小行星挖空,再加上月球火星等地采集的资源,直接将造船厂建立在这些小行星内部,再将其置于行星轨道上成为“同步卫星”,然后利用运输的便利和船坞内的无重力环境,更快捷的在这里直接制造太空战舰,直接出航,以节约成本和建造时间。

搭载着欧阳晨星,赵国宇,凌岚等人的运输船和月卫一号进行了接驳,一行人关闭磁力靴,通过自动扶梯经过通道的时候,已经透过舷窗,看到了船坞中的蓄势待发的第三代太空战舰“星海号”。

这是一条比桃源星的“应龙号”更大,设备更加先进和完善的战舰,也是同型号定型的第一条。作为一条战舰,其火力和装甲远远超过桃源星的应龙号,各项性能比起应龙号也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重力炮和重力推进系统并联,让人工重力能够更好的应用在推力上,让其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也让机动力达到了一种逆天的状态。

而且作为更大一号的战舰,其住宿条件极为优越,除舰长室,副舰长室外,所有的军官都有自己的单间,士官2人一间,每间宿舍都不低于40平米,浴室厕所等生活设施配套设施齐,宛如酒店一般。甚至舰内还有游泳池(重力启动后才能开启)和酒吧咖啡厅茶室,军官俱乐部和机器人推拿按摩中心,SPA以及娱乐中心,让官兵们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当然,星海号最重要的是搭载了一整套完善的太空科研试验设备,是一条战舰的同时也是一条拥有科研探索设备的船用于对人工重力实验和其他关于太空实验的后续研究。而作为舰队即将入役的旗舰,也专门配备了参谋室,电子战中心等设施。

船长1.55公里,宽356米,高268米,自动化程度极高,日常维护基本依靠机器人处理就行。标准配备人员620人,其中包括无人战斗机“操纵”员和运输机驾驶员52人,武装机器人操作员35人和星际伞兵190人,以及科研机构人员25人。

更为特殊的是,目前这条船上的官兵大部分都是来自桃源星的中国军官——自从黄教授叛逃后,PDCO情报部在内部挖出了不少SDTO的潜伏人员,其中竟然有之前预定担任星海号的副舰长,这让PDCO太空舰队紧张了起来。于是只得大量启用完不可能被提前策反,且和地球这边几乎没什么关系的桃源星出身的军官。再加上小莎3号的问题,在中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只在星际伞兵部队有十几个其他国家的军人。因此,虽然很多人长相并非传统国人,但是在整个太空舰队中,也是中国桃源星人比例最多的战舰。

只是由于军事压力,人手不足,现在的星海号并达不到满员的状态。

来不及欣赏月卫一号这座最大的太空船坞,在经过空间站安排的又一轮例行安检后,所有人都已经飞速向星海号飞奔而去——这些刚从地球上来的人还没适应失重环境,这时候要在星海号上1G的引力环境下,他们还可以直接适应,省的将来还要进行痛苦而漫长的适应重力训练。

直到凌岚通知所有人——舰船还在做最后的调试,重力系统尚未启动后,所有人的热情才冷了下来。

当赵国宇等人来到船坞接驳口重新开启磁力鞋的时候,一个身穿套外骨骼机甲的女上尉已经在这里等着他们了,只是透过头盔可以看到这个女军官脸色白皙,仿佛打好了美白粉底一般,长相也有些柔弱,不像是一个军人该有的样子。

“小花,怎么是你啊!”

凌岚急忙上去打招呼。女上尉冲着她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也一脸友好的向众人打招呼,通过头盔里的扩音器传来温柔的声音: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星海号,我是星海号上尉安副主管兼星际伞兵突击队副队长花月,现在要进行例行安检查,请所有人排好队,把你们的私人物品放在左侧的箱子里!脱掉的衣服放在右侧的箱子里,记住盖好盖子防止物品飘走。然后进入隔离舱进行消毒,进入战舰后从机器人那里领取PDCO星海号的新制服”

“不是上来时候都检查一遍了吗?进入空间站又检查了一遍。”

军官队伍中有人突然说道——在桃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