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年,PDCO和SDTO土卫探测计划完成,被视为可以作为移民点的土卫六也被正式提上议程。

2111年,哥伦比亚太空电梯建造完成,SDTO成为第一个拥有太空电梯的组织。可以将大量物资运往太空,同时由于电梯连接绳为特殊超导材质,因此电梯上升下降均采用电磁炮相关推进技术,并非化学推进。电梯材质也十分特殊,不会因为进出大气层产生的高温而导致排放污染性气体,因此不会破坏《罗马协议》。而高效,廉价的太空电梯每天可以往返太空4次,一个平台同时接驳6部电梯。每部电梯的运量都超过120吨,因此,SDTO随即其开始加速在太空中的扩展步伐。

2112年,PDCO利用赤道上大型海上平台为基地,成功和自己在同步轨道空间站实现对接,完成了同等级太空电梯的建造。

2113年,凭借大量物资和人员的输送,两大组织在月球和火星的穹顶基地都开始不断增加。同时在月球轨道上开始建造超大型的空间站船坞,直接利用月球资源和太空的失重环境,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直接在月轨建造出大型太空船,也省去了从地球发射的高成本。

2114年,随着月轨空间站的完善,PDCO第二代太空战舰被提上建造日程,利用在桃源星建好的技术验证舰为蓝本,开始建造这种新的战舰。

第一代太空战舰,仅仅是具备离子发动机推进系统和先进量子雷达扫描系统以及制导武器和近防武器系统的太空武器平台,由多个舱体拼接而成,行动迟缓,防御力差,加上人员轮换频率高,长期保持失重状态。仅有的几部离心机由于消耗巨大,无法长期保持运作,而且制造出来的重力加速度最大仅为0.2G。

第二代太空战舰则从设计上已经独立一体,无需多个小型舱体拼接,可以像制造军舰一样分段建造后组合。除了体型巨大,有了战舰一样的外形,结构坚固,防护力强,机动性,火力,侦测能力,电子战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最新型的中微子扫描系统替代了传统量子雷达,不但难以被干扰,而且精确侦测范围在太空中达到了以舰体为中心,直径为0.1光秒的距离,除了对太空的侦查,还可以对星球表面甚至内部进行扫描。舰首部安装了巨大的电磁轨道轴炮,最高可以将2吨重的电磁制导炮弹在太空中加速到超过二百马赫,用于对地攻击或者对其他战舰攻击。在船员生活区等方面也很大的扩展了空间,舒适性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考虑飞行员失重状态的情况,可以采用9.8米/秒的加速度进行飞行,利用加速的惯性在船内模拟出重力,确保人员身体状态,再加上储备物资充足,便于长

期执行任务。而其推进装置采用离子推进器,配合可控性核聚变供能系统,可以用于长期飞行的任务。

由于此刻海军使用的“万能舰”已经形成习惯,太空中更大的战舰具备更好的综合性,并且可以携带大量无人机,因此,这些太空战舰的数量决定了太空武力的强弱。又被人私下称为“太空无畏舰”。

2115年,PDCO第一艘第二代太空战舰麒麟号建成,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和强大的火力,PDCO开始获得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只是由于一名PDCO叛逃工程师,成功窃取到PDCO第二代太空战舰相关数据的SDTO也迅速开始自己第二代太空战舰的设计和建造。

2116年,SDTO第一套小行星捕获装置建造成功,并在火星外的小行星带成功捕获一颗直径为0.6公里的小行星,稳定其轨道后在火星轨道空间站将其拆解,将内部可用资源部利用后,剩下的部分直接用于空间站外壳建造,节约了大量成本,并将多余的废渣压制成形,作为穹顶内建筑原料,成功达到小行星使用率100%。PDCO也在同年仿效开始捕获更大的小行星,极大的增加了双方对火星的建设速度。

2117年,火星极地的大量地下冰资源被发现,可以为双方的穹顶源源不断的提供足量水资源。同年,SDTO第二代太空战舰建成,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和PDCO的军事平衡。

2118年,火星穹顶建设开始进入黄金时期,大量穹顶不断在自动机器人和AI的工作下被建成,内部生态循环系统由于各穹顶之间的串联也更加趋于完备。SDTO和PDCO开始利用穹顶抢夺资源丰富区域和重要区域。SDTO抢先控制奥林匹斯山,并且开始在火星建造太空电梯。同年,PDCO第二代太空战舰麒麟号载人飞抵柯伊伯带,成功完成第一次载人抵达太阳系边缘的壮举,并进行勘探。

2119年,随着受到WUS资助的SDTO下属研究所制造出了可以完对抗长期失重和微重力影响的“太空病”的相关药物,在WUS的面生产和推广下,任何移民外星的人都可以免费获得。于是,月球和火星移民很快成为世界最热门活动,SDTO公开呼吁球有识之士参与月球和火星移民,作为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外行星人”。被星辰大海口号吸引的西方各国年轻人纷纷报名。

而PDCO科学家针对太空移民的问题提出其风险和技术缺陷等问题,以及对这些特效药的质疑,却因为在那种步入太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