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让领段珪毕岚等几十人,手持利刃悄悄自侧门进入长乐宫,等何进离开后,假借太后之命,招何进入偏殿,何进不疑有他,领命而至。

待何进入坐禁闼之后,张让等人立刻跳出,大声质问何进:“天下大乱,也不仅仅是我辈之罪,先帝曾经与太后不和,几乎要把太后废了,是我等哭泣劝解,各人拿出千万家财作为礼物,和悦先帝之意,只想依托你们何氏的门户而已,你现在居然要诛杀我们,灭我们九族,这实在是太过分了,你说宫中污秽肮脏,我问你,公卿以下有谁忠诚廉洁?”

对面张让的质问,何进无言作答,于是尚方太监渠穆拔剑斩何进于殿前,之后张让等矫诏,用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尚书得诏,怀疑有假,欲请命于何进,中黄门段珪将何进的脑袋扔在其脚下,说:“何进意图谋反,已被太后诛杀。”于是袁绍等人借此机会带兵入宫,诛杀宦官,此时董卓正好领兵到了洛阳。

此时负责洛阳城防的是何进的弟弟何苗,以洛阳城池之坚,董卓那五万人马想要攻入城中简直难如登天,可何苗这个白痴居然率兵出城相迎,结果被董卓以谋逆罪当场斩杀,随即董卓便挥兵入城,剑指宫城。

在得知董卓入城后,尚在诛杀宦官的袁绍等人大惊,慌忙领兵抵挡,可在一马平川的洛阳主街上,袁绍的等人那匆忙集结的步兵哪里挡得住西凉铁骑,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袁绍等人便被击溃了,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集结在一起,盘踞在东城一带固守,而此时张让等宦官,已经劫拥着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从后宫逃了。

劫持着少帝和陈留王,张让等人一路马不停蹄赶逃亡至北邙山的黄河岸边,而就在这里,张让看到了生的希望,但他没想到,那个给他一线生机的人,却一剑将他刺死在了黄河岸边。

张让死后没多久,董卓便领着两千骑追到了北邙山脚下的黄河边,远远的,董卓看到江边有一队人马,那队人马簇拥着的人,此时正坐在岸边垂钓,而在那些人的脚下,则躺着大片的尸体,两个半大的孩子站在尸体旁边瑟瑟发抖,其中一个孩子的头上戴着象征着帝王的皇冠。

“吁~”

猛地勒住缰绳,感觉到有些不对的董卓,喝问道:“前方是谁?”

“董大胖,是我。”

背对着董卓的垂钓者,很突兀的喊了一嗓子,听到那人的喊声后,董卓愣住了。

“咝~”

倒吸了一口凉气,董卓喃喃道:“这个称呼似乎在哪里听到过!”

就在董卓暗自思忖的时候,那垂钓者再次喊道:“怎么?前不久刚刚才给你写过信,你这就忘了?”

“哎呀!”

恍然意识到对方身份的董卓惊呼一声,当即便要下令骑兵冲过去斩杀那垂钓者,但就在他要开口的瞬间,他头顶着突然传来了弓弦的响动,顺声望去,董卓在自己的头顶上看到了成片的箭矢,那些箭矢此时闪耀着刺目的寒光已经锁定住了他和他的手下。

“报~”

就在董卓抬头的功夫,一名骑兵飞马从边侧赶到董卓身边,低声对董卓耳语了几句,董卓闻言,瞬间把一对死鱼眼瞪着老大。

“咵~咵~咵~”

还没等董卓明白怎么回事儿呢,一对手持大盾长矛的步兵迈着整齐的步子,从前方拐弯的地方走了出来,一现身那些步兵立刻构建起了密集的盾阵,而看到对方已经布好了盾阵,董卓当即意识到,自己已经完落入了下风,但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自己尚有反击的余地。

感觉到危机的董卓,拔出腰间的宝剑后,剑指垂钓者大声责问:“张将军!你这是做什么?”

没错,背对着董卓,坐在江边垂钓的人,正是张毅。

董卓是怎么认出张毅的呢?原来陈宫给董卓带去了一封张毅的亲笔信,在信中张毅就称呼董卓为董大胖,这也是为什么刚刚张毅开口叫董卓为董大胖,董卓会感觉很熟悉很“亲切”了,但张毅又是如何会出现在这里的呢?

张让劫拥少帝至北邙山一事,这是历史上存在的,而上一世张让也是带着少帝逃到了北邙山,所以张毅推测这一次张让肯定也会走北邙山,所以早早就带人守在了北邙山,以定平军的能力,即便是各方面都在密切关注着,也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潜伏过来,所以各方面都不知道张毅现在不在并州,而是在洛阳附近。

背对着董卓,张毅双目死死盯着鱼竿的同时,口中高声道:“我做什么?这还看不明白?哎呦,这么乱还能调到鱼!?”

惊呼一声,张毅猛地一扯鱼竿,一条足足有三斤重的鱼破江而出,高兴的张毅哈哈大笑,赶忙让典韦帮他装鱼。

与自己说话的同时,张毅居然还在钓鱼,这让董卓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感,很明显嘛,张毅是在无视他,认为他还不如一条鱼重要。

“张毅!”

持剑遥指张毅,董卓瞪着双眼怒声喝斥:“你不要太过分!”

“过分?哼!”

背对着董卓冷哼一声,张毅冷冰冰的说:“董大胖,你想知道什么叫过分吗?你要是敢把刚刚的话再说一遍,我马上就让你知道什么叫过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