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果然,听谢良臣说要调五军中的三军,张太后更慌了。

&ep;&ep;先时她并不愿意,觉得五万人根本不能保护他们,还是想调北地的大军入京。

&ep;&ep;她的想法是,便是北地空虚,边城为敌寇所夺,但是至少能保皇宫无虞。

&ep;&ep;对于她的这种想法,别说谢良臣了,就是另外几个辅政大臣也皱了眉,毕竟天子死社稷,怎么能任凭蛮夷残害百姓而先顾虑自身安危?

&ep;&ep;再说除了江尚书被竖立了典型,其他人可没被点名清剿,就是皇帝换个人坐又怎样?总归国土未被异族夺去。

&ep;&ep;所以张太后的话刚一落地,众臣纷纷反对,还道若是如此,那么万一北桑趁势杀来,说不定比叛军还要凶残。

&ep;&ep;这就是在吓唬对方了。

&ep;&ep;想到可能会被北桑蛮夷俘虏,张太后终于打消了调北地守军勤王的念头,然后一咬牙将二十万大军真个调拨给了郭要,令其出兵平叛,务必得胜归来。

&ep;&ep;作者有话说:

&ep;&ep;第78章土改

&ep;&ep;由于谢良臣是保举两人出征的主要推手,所以他暂时接替了江尚书首辅一职,管着内阁要务,协同前线大军作战。

&ep;&ep;大军出发的那日,谢良臣即上奏请求工部督造两物——突火/枪和震天雷。

&ep;&ep;尤其是震天雷,他立主此物在战场上必有大用,宜加紧办理,至于突火/枪,因为工序复杂,可以缓缓图之,等造够了一定数量,再装备军队使用。

&ep;&ep;至于如何造,谢良臣给出的答案也是现成的,即他翻阅《武备志》等兵书时观图有感,后潜心专研成图。

&ep;&ep;他当过工部侍郎,因此能接触到这些民间禁书再正常不过了,朝中倒是无人起疑,只是对于他说的威力却不怎么相信,毕竟这东西早在宋朝时就被发明了出来。

&ep;&ep;当时由于此物有各种各样的瑕疵,比如容易爆炸、使用不便以及时常哑火等等,所以早就被弃之不用,大家又重回了以弓箭为主的战斗模式。

&ep;&ep;谢良臣也不啰嗦,直接将命工部按图纸将改进版的震天雷造了出来,然后现场演示了一下。

&ep;&ep;等看见他在十余丈外丢出□□,而被击中的爆炸之地不仅被炸出了一个大坑,而且周围稍微细一点的树木直接被齐根折断,粗一点的大树也被炸得树皮翻飞后,众人立刻就激动了。

&ep;&ep;这东西要是能大量装备前线士兵,那可比大炮厉害多了,毕竟大炮无准头且只能远攻,而□□却可以多点杀伤!

&ep;&ep;初代版本的震天雷光是火药便能装三四斤,再加上外头以生铁密闭包裹,所以体积不小,别说是拿在手里扔出去了,就是抱着都嫌沉。

&ep;&ep;可谢良臣手上拿的这个震天雷却不一样,不仅单手可握,而且重量适中,普通人皆能很容易就扔出去,且扔出去后不过瞬息就能爆炸,威力惊人。

&ep;&ep;这次现场演示过后,朝中对于制造震天雷的异议已经全部排除,工部即刻便下令要求工匠们日夜赶工,制造这种震天雷往前线运过去。

&ep;&ep;与此同时,谢良臣擅造工器的名声也传了出去,都道此战胜负恐怕将因他改变。

&ep;&ep;眼见功劳即将落在他一人头上,便有人看不惯,将他早年曾干过的事拿出来说,开始进行舆论攻击。

&ep;&ep;比如有小报说谢良臣早年读书时就十分不专心,时常摆弄制造各种小玩意,甚至还写话本,有辱斯文。

&ep;&ep;还有他入了翰林院后也不思进取,竟去翻译各种西方传来的算学书籍,不务正业。

&ep;&ep;等到后来,更有人透露出那“水泥”的配方也是谢良臣想出来的,就是为了让亲属行商多赚钱,私心甚重等等。

&ep;&ep;原本这些人的想法是给他安一个沉迷奇淫巧技,不重儒家本道又贪财逐利的名声,结果不成想,这些人越是深挖,挖出的消息却让舆论风向逐渐走偏。

&ep;&ep;因为谢良臣是如今的首辅,所以当有人掀起这种风向后,舆论虽一时哗然,但是想着深挖他“黑料”的人更多。

&ep;&ep;于是在一番操作之后,他们找到了那含混提及的小玩意,最后发现乃是一种脱粒的机器,且若用这机器脱粒,竟比寻常握着稻谷摔打要快许多倍!

&ep;&ep;至于话本,据不愿透露姓名的书店老板爆料,这些话本乃是谢良臣少年时所写,是坊间卖得最好的话本,可惜后来谢良臣不写了,害他只能一再刊印旧版赚钱。

&ep;&ep;消息一出,原本正挖空心思要找《惊案》作者的粉丝们立刻就沸腾了!

&ep;&ep;在确定了谢良臣的文风跟话本一致后,这群粉丝立刻将他吹捧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