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当然要两条大致平行的天然的湖泊河流形成这种地势,显然是不可能的,最多只会有一端是天然交叉,而另一端则为人工开凿,又或者两端都是人工开凿运河连接。

&ep;&ep;开阳前后的这两条河,便是由人工开凿令其合围,四面皆有水,只前面城门处设一吊桥可供通行。

&ep;&ep;两河位于开阳城两侧,谢良臣依次走访,发现河面皆平静,不仅水流缓慢,两岸地势亦平坦,与那种奔流的大江大河全不一样。

&ep;&ep;这种河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是对方极易搭设浮桥来攻,好处就是因着地势开阔,要提前察觉对方举动也不难。

&ep;&ep;不过即便有天险,也只能防住对方小股部队,要是几十万大军来犯,这天险也算不得什么。

&ep;&ep;所以未免对方气焰逐渐嚣张,过几年真派大股部队来夺城,他们便得找机会挫挫对方锐气。

&ep;&ep;北桑国侵扰边关的消息传到京城时,对方已然得手,受害之地正是百里之外的真定与甘南。

&ep;&ep;两城相距开阳大致百里之遥,虽看着路远,但是若骑兵神速,不到两日也可至此地,所以缓冲时间并不长。

&ep;&ep;所以最迟明年春天或者夏天,附近守军最好便将此二城夺回。

&ep;&ep;“杨大人,不知许将军现在何处?”回城的路上,谢良臣问杨庆。

&ep;&ep;自从进城之后许茂便不见了,既没派人来告知谢良臣他在何处,也没说明年的出兵计划。

&ep;&ep;可谢良臣却不能不问,就算他不插手打仗之事,但也要写折子回京向融景帝通报情况,否则最后倒霉的是他自己。

&ep;&ep;杨庆闻言有些为难,许茂将军脾气耿直,又兼一贯对谢良臣存有偏见,要是两人闹起来,他可是谁都不好劝。

&ep;&ep;但是他也知道不能一直晾着谢良臣,否则时间日久,对方还是要着恼。

&ep;&ep;“许将军前日已经率领一批人马赶往了真定城附近三十里扎营,谢大人要是想找许将军,恐怕得去中军大帐。”杨庆开口道。

&ep;&ep;“此时去真定?”谢良臣有点惊讶,毕竟现在不是出兵的最佳时期,“许将军打算如何行动?”

&ep;&ep;若是对方现在就打算进攻,那么谢良臣至少得知道对方是如何想的,作战策略又是什么,否则别说帮忙了,就是写折子也是一问三不知。

&ep;&ep;杨庆当然也不知道,所以只能摇头:“老将军只吩咐我等看好粮草,以及不可擅动,至于他何有具体攻城计划,下官也不知道。”

&ep;&ep;听他说也不知道,谢良臣皱起了眉头,这人不是胡来吗?

&ep;&ep;他原本以为自己先给表明不插手的态度,对方安排好军务后,便是敷衍也得敷衍他一下,哪知竟是连说也不说一声。

&ep;&ep;于是第二天,谢良臣带上了一小队人马,也跟着去了营地。

&ep;&ep;在离中军大帐百米之外,谢良臣被拦了下来。

&ep;&ep;“你是何人,胆敢犯我营寨?!”

&ep;&ep;一群兵卒冲出,将谢良臣他们团团围住,其中为首的一个下头目喝问道。

&ep;&ep;“这是监军大人,还不速速让开!”未等谢良臣说话,护送他前来的兵士便催马上前,呵斥小兵退下。

&ep;&ep;听说是监军到了,那小头目将信将疑,毕竟毕竟谢良臣太年轻,甚至连胡子都没有,看着实在不像什么高官。

&ep;&ep;所以即便亲兵说是监军来了,那小头目还是令兵士严阵以待,而自己则派了人进寨子通报。

&ep;&ep;许茂正与手下副将商量进兵之事,听人禀告谢良臣来了,先是一愣,随后便拧了眉,不知道这书生不好好的待在开阳,跑到这里来添什么乱。

&ep;&ep;“老将军,现在怎么办?”史唐放下手中的地图,看向许茂。

&ep;&ep;许茂不想在这个关头横生枝节,也怕谢良臣打乱自己的计划,于是偏头朝自己的亲兵吩咐道:“你去告诉谢监军,就说此地危险非常,让他暂回开阳休整,前线军情,我会差人送去馆驿。”

&ep;&ep;亲兵领命而走,史唐却不放心,又问:“要是他不肯离开怎么办?”

&ep;&ep;“前线战场可比不得文官的学堂,他一介酸儒书生,哪里敢见人/血?此行过来无非就是怕回去不好交差,我既说了派人给他送信,哪还有什么好说的?”许茂不以为然的道。

&ep;&ep;史唐却仍心存犹疑,在他看来,这位谢大人虽然满身的书卷气但似乎比看上去要强硬的多,恐怕不会被此话吓倒。

&ep;&ep;果然不出他所料,亲兵出去后不久便又回来了,道谢良臣言,他乃奉命皇命监军,若是许茂不与他商量军情,则实为违抗圣旨,让许茂自行掂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