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区域。

&ep;&ep;继续维持十万守军的编制,实在是浪费。

&ep;&ep;刘辩命周瑜从中抽调精锐,组建一支十万人的海军。

&ep;&ep;剩下的人员,都直接裁撤掉。

&ep;&ep;一州之地,只留下两三万守军。

&ep;&ep;这项工程非常浩大!

&ep;&ep;对于朝廷财政而言,也是一种释放。

&ep;&ep;看到刘辩一下子裁军几十万,群臣都松了一口气。

&ep;&ep;若是一直养着这么多军队,实在是浪费。

&ep;&ep;还不如解甲归田。

&ep;&ep;至于具体裁军多少,刘辩交给了荀彧处理。

&ep;&ep;这是一种信任的体现。

&ep;&ep;荀彧一下子觉得肩膀上的担子,变重了。

&ep;&ep;“如此一来,朝廷就有了西征、北征的军费。”荀彧精打细算了一番。

&ep;&ep;只是军士解甲归田以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安排。

&ep;&ep;比如说他们的工作问题,以及田地的分配等等。

&ep;&ep;荀彧想要做好这些,没有一年半载,是没办法搞定的。

&ep;&ep;于是,朝廷又多了三个国策。

&ep;&ep;一个是西征、北征。

&ep;&ep;第二个是建设海军。

&ep;&ep;第三个则是裁撤地方守军。

&ep;&ep;这些任务,都影响到大汉的长治久安。

&ep;&ep;朝廷的大部分工作,都会围绕这三个目标进行。

&ep;&ep;这一次刘辩没有牢牢掌控着兵权,反倒是出乎所有大臣的预料。

&ep;&ep;禁卫军刚刚完成了对益州、交州的征讨,刘辩呆在洛阳的时间,并不长。

&ep;&ep;大臣们都不喜欢到处跑的皇帝。

&ep;&ep;可惜刘辩也不想变成他们喜欢的样子。

&ep;&ep;一个唯唯诺头的皇帝,任由大臣随意施政,施展抱负,或者大汉会变好,但却不会更好。

&ep;&ep;西征这样的决定,除了皇帝,哪个大臣有这样的魄力?

&ep;&ep;刘辩对文官集团,动过刀子,将三公九卿,都换了一遍。

&ep;&ep;现在另一把刀子,要落在军队身上了。

&ep;&ep;也有将军前来求情,希望刘辩高抬贵手,不要一刀砍几十万军队。

&ep;&ep;但刘辩当场拒绝了。

&ep;&ep;养着这么多守军,会拖垮朝廷的财政。

&ep;&ep;哪怕这些军队,实际上也进行着屯田作业,能够自给自足。

&ep;&ep;然而大汉的军队,也还是太多了。

&ep;&ep;地方守军的战斗力,也不怎么样,最适合动刀子。

&ep;&ep;刘辩若是处理不干净,以后肯定会成为毒瘤一般的存在。

&ep;&ep;就算是刘民,也不敢动手!

&ep;&ep;毕竟这关乎几十万军队,更会引起在职军人的不满。

&ep;&ep;考虑到种种因素,刘辩还是决定立刻解决掉。

&ep;&ep;以他的威望,没有人敢质疑和反对。

&ep;&ep;换成太子刘民,那就不一样了。

&ep;&ep;一旦引起军方反扑,刘民肯定吃不消。

&ep;&ep;刘辩搭建起来的班底,实在太庞大了。

&ep;&ep;军政都非常发达。

&ep;&ep;再加上民智的开启……

&ep;&ep;处理一些小事,都需要极大的精力。

&ep;&ep;趁着年轻,他必须大刀阔斧。

&ep;&ep;否则上百万的军队,将会成为遗留问题。

&ep;&ep;时间长了,刘辩也不好动手。

&ep;&ep;现在大汉需要的是精简部队,训练精锐。

&ep;&ep;地方守军,确实跟不上了。

&ep;&ep;征讨交州节省下来的军费,一下子被刘辩败光了。

&ep;&ep;群臣叫苦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