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雁门关八百里加急!

&ep;&ep;鲜卑王庭再次南下!

&ep;&ep;这一次领军的是步度根,已经与轲比能联合到一起。

&ep;&ep;也就是说,整个北方,都处于鲜卑王庭的统治下了。

&ep;&ep;膨胀的步度根,终于要挑衅朝廷的威严。

&ep;&ep;刘辩看着满大殿的缟素,一股悲凉涌上心头。

&ep;&ep;鲜卑竟然敢趁着大汉国丧,进行偷袭!

&ep;&ep;真以为大汉没人了吗?

&ep;&ep;大汉就这么容易被欺负吗?

&ep;&ep;“上朝!”刘辩只说了一句话。

&ep;&ep;文武百官都震动起来。

&ep;&ep;群臣都在参加国丧,所以很快就聚集起来。

&ep;&ep;甚至就连病假都没有!

&ep;&ep;身感不适的王允,带病参加国丧,又带病上朝。

&ep;&ep;看起来更加苍老了,给人一种风烛残年之感。

&ep;&ep;刘辩怅然若失。

&ep;&ep;不知不觉,来到大汉已经这么久了。

&ep;&ep;大殿上,刘辩显得非常平静,他淡淡地问:

&ep;&ep;“王司徒高寿几何?”

&ep;&ep;“六十有三。”王允颤颤巍巍地回答。

&ep;&ep;这个年龄在现代,算不上高寿。

&ep;&ep;可是在大汉,绝对的寿星了。

&ep;&ep;如果算上非自然死亡的数据,大汉百姓的平均寿命在30以下。

&ep;&ep;战争、天灾,给大汉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创伤。

&ep;&ep;刘辩挽回了很多人的生命,可是还不够。

&ep;&ep;总有野心家挑衅他的底线。

&ep;&ep;“朕知道了。”

&ep;&ep;王允突然扑通一声跪下,道:“臣还能为陛下分忧!”

&ep;&ep;听到这句话,在场的群臣都保持着一种宠辱不惊的姿态。

&ep;&ep;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

&ep;&ep;太原王氏,由于王允的存在,一跃成为了大汉的顶级世家。

&ep;&ep;皇甫嵩死后,司空之位到现在刘辩都没有补上,

&ep;&ep;三公的地位之高,可想而知。

&ep;&ep;十年来,也就任命了三人!

&ep;&ep;皇甫嵩、杨彪、王允。

&ep;&ep;王允的司徒,还是刘辩在和董卓博弈的时候,当做垃圾一样丢给王允的。

&ep;&ep;这样的运气,也没谁了。

&ep;&ep;现在王家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王允当然舍不得离开朝堂。

&ep;&ep;接班人仅坐到了太守的位置,想要保持现在的地位,根本不可能。

&ep;&ep;所以王允必须苟着活,不能出任何问题!

&ep;&ep;这是大汉世家常有的姿态,就算是历史上,也屡见不鲜。

&ep;&ep;“来人,赐座!”刘辩朗声道。

&ep;&ep;有宫人立刻行动起来,给王允搬上来一座椅子。

&ep;&ep;刘辩满足了王允的愿望!

&ep;&ep;他就是要告诉所有人,每个人真心对他,就会有真心的回报。

&ep;&ep;大汉天子是重情重义的!

&ep;&ep;王允坐稳以后,刘辩这才道:

&ep;&ep;“北方告急,诸位爱卿觉得朕该怎么做,大汉该怎么做?”

&ep;&ep;刘辩一出声,立刻有大臣站出来。

&ep;&ep;正是光禄勋荀攸。

&ep;&ep;“陛下,鲜卑趁人之危,必须严惩!”

&ep;&ep;太仆韦端犹豫了半晌,出列道:

&ep;&ep;“陛下,国丧期间,不宜动兵,可派出使者,劝退步度根,许诺一些好处,等国丧结束,再与之一战!”

&ep;&ep;先认怂,等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后,再进行反击。

&ep;&ep;这就是韦端的思路。

&ep;&ep;国丧,动武,不详啊!

&ep;&ep;大多数人都赞同韦端的看法,他们都认为,国丧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ep;&ep;至于边疆?

&ep;&ep;不就是被劫掠一点,完全可以接受。

&ep;&ep;然而,武将们心里却憋得慌。

&ep;&ep;任由敌人抢劫,割肉谈判?

&ep;&ep;大汉什么时候这么弱小了?

&ep;&ep;明明有着更强的实力,却要卑躬屈膝。

&ep;&ep;这怎么可能。

&ep;&ep;他们想不通。

&ep;&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