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上午八点半,随着悠长、雄浑的号角声响彻王都,今年翡冷翠帝国的阅兵仪式正式开始了。

&ep;&ep;在王都东面的中轴路入口两边翘首以盼的平民们突然发现地面正在颤抖,让他们的脚板发麻,这让这些经历过地震的平民有些惊慌,以为王都又一次发生地震了。

&ep;&ep;不过组成人墙维持秩序的士兵们都非常平静,因为他们都看过那些受阅部队的练习,知道为什么会觉得发生地震了。

&ep;&ep;这个时候号角声渐渐停了下来,之后被号角声掩盖的军歌的曲调和整齐跺脚声随着受阅部队的接近传到他们的耳朵里。

&ep;&ep;随之一群穿着黑色铠甲,头戴头盔,手里拿着各种乐器的士兵踏着整齐的步伐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虽然士兵们穿着一体铠甲,脚踏钢靴,但是因为制式铠甲出色的腿部结构设计,他们还是能够踢正步的,而且因为是钢靴,跺脚声更加沉闷,显得更加具有力度和铿锵感。

&ep;&ep;在军乐队最前面的是三名执旗手,这三名执旗手都是大有背景的军队世家的传人,不出意外的话,他们未来都至少是中将。

&ep;&ep;军乐队身后则是一个个方阵,其中走在步兵方阵最前面的是这次在前线立了大功的中将,其他兵种方阵前面的也是各个兵种中立了功的将军,接受民众们的欢呼和瞩目是给他们的荣誉之一。

&ep;&ep;本来林诺和罗密欧是想让茱莉亚当这次受阅部队领头的执旗手,但是因为军部上下连带受阅部队的带队军官都不同意让一个女人来,林诺只好退而求其次,让茱莉亚当新式军队的执旗手,因为他在新式军队内还是非常有声望的,这些新式军队完全是按照他的要求打造的。

&ep;&ep;这一幕让平民们意识到这不是地震,而是整齐的跺脚而产生的震动。

&ep;&ep;关于平民们认为的“整齐的跺脚”,也就是正步,林诺就没有情怀作祟了,他教他们的并不是中式正步,而是德式正步。

&ep;&ep;地球上的正步大体上分为德式正步和苏式正步两大类,中式正步是因为华夏军人的平均腿长要比西方人短一点,要是用苏式正步或英式正步,踢腿的时候要是踢得过高,步距太大,只会像朝·鲜正步那样看上去像是在士兵们脚下装了两个弹簧,是弹簧步,一蹦一跳的,总觉得有些滑稽。

&ep;&ep;因此在1950年,军委首长们一致认为苏式正步不适合华夏军人,最后决定放弃苏式正步,采用刘伯·承司令员亲手制定的步兵操典,它以德军正步为模板,并借鉴苏联的经验,加以改动,主要是增加了手臂的摆动,将步幅调整适合华夏人的体型。

&ep;&ep;翡冷翠帝国的士兵不存在平均腿长不足的问题,要是让他们踢中式正步,他们的步幅以及迈步距离、抬腿高度还有很大的往上走的空间,因此会显得有些小家子气,束手束脚的,没法走出华夏军队在各个国家的阅兵时走出来的那种砸场子的气势,综合种种原因,林诺只好放弃情怀,让他们踢德式正步。

&ep;&ep;德式正步的特点是历史悠久,气势磅礴,最初是普鲁士军队在19世纪初期于阅兵中使用的,特点是威武雄壮,动作具有很强的力量感和震慑感。

&ep;&ep;这些特点在这些士兵身上以90%以上的还原度表现了出来,每个方阵都如同一人,他们的腿抬起来的高度、在地面上映出的影子一样,每次脚跺地时的那声哒声非常之整齐。

&ep;&ep;不知道当年观看普鲁士帝国的阅兵仪式的平民看到第一次现世的正步的时候会是嘲讽或者感觉被惊艳到了,但至少翡冷翠人已经被士兵们给惊艳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走路还能这样走,那些士兵身上的气势让他们根本就无法联想到可笑之类的贬义词,只有褒义词。

&ep;&ep;试想一下在激动人心的翡冷翠军歌的伴奏下,无数人踏着整齐且非常具有气势的正步朝你踏步走来,他们的动作近乎一样,眼神锐利,表情严肃,就像汹涌的黑潮朝你横推过来的那一幕,只要不是神经病,很难会去嘲笑说像是一群鹅。

&ep;&ep;其中很多年轻人和孩子看得心潮澎湃,他们也想穿着铠甲在诸多人艳羡的注视下从他们面前仰着脖子走过,当然,前提是不要打仗或者他们没有其他路可以走了。

&ep;&ep;见开头的步伐频率没有出错,躲在一旁监控全场的罗密欧和林诺暗松了口气,在之前的演练中,总有人因为前期踏快了步伐频率或者跟错了军歌的调子而带着其他人的步伐频率也跟着变快了,最后完全就乱得不像样子,现在前期已经打下了一个符合要求的基调,后面出场的士兵就算没有听见军歌,但是跟着前面士兵的步伐就不太容易出错了。

&ep;&ep;不过林诺知道最为艰巨的任务不是前期,而是整个过程,这次阅兵仪式和华夏不同,华夏阅兵时要一起走的路程绝对不会长到要横穿王都,顶多是从准备地出发,然后经过人民、主··席的审阅后再回到解散地解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