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第二十一章、三朝回门

&ep;&ep;“来了!老爷,到街角了!”

&ep;&ep;李长临应了一声,面上依旧无波无澜,身边的李氏倒是着急起来:“老爷,知意回门,大喜的日子,你是不是先把人放出来,勤哥儿也肯定想他姐姐了。”

&ep;&ep;李长临哼了一声,道:“我看他满脑子想都是怎么闯祸。”

&ep;&ep;李氏挽住丈夫的手臂:“老爷,禁闭什么时候关不行,日后再补回来也是一样的,再说了,姑爷来了,看不到小舅子,万一问起来怎么办。”

&ep;&ep;三十几岁的妇人,保养得当,依旧是二十几岁的模样,就算是撒娇,分寸也总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么多年过去了,李长临也就吃这一套。

&ep;&ep;李长临抿了抿唇,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ep;&ep;李氏很高兴,转头吩咐一个小厮:“快,让阿堂把少爷叫过来。”

&ep;&ep;不一会儿,一个小少年飞奔而来,到了近前才刹住脚步,给父母行了礼:“爹、娘,孩儿来迟了。”

&ep;&ep;李明勤比李知意小了六岁,几个月前刚满十岁,个儿已经和阿姐一般高了,眉目也初现清秀的轮廓,与李氏颇为相似。

&ep;&ep;李氏给儿子理了理衣袖,趁丈夫没开口,自己倒先教训起来:“瞧你,这么急做什么,嫌禁闭没关够呢。”

&ep;&ep;勤哥儿就坡下驴:“关禁闭是应该的,是孩儿不对,不管怎么样也不该与楼家公子打架,爹,我错了。”

&ep;&ep;李长临冷哼一声:“有什么话明日再说,你记住,只是暂不计较,再敢闯祸,我便把你送回洛州,让你大祖父管教。”

&ep;&ep;勤哥儿爽快应下:“是,孩儿一定谨记!”

&ep;&ep;李长临转回头去,他的儿子他还不清楚?每回信誓旦旦,下回重蹈覆辙,他可不敢再信了。

&ep;&ep;“老爷,来了。”家仆提醒了一句,李长临挺直了腰杆,望着拐角目光沉沉。

&ep;&ep;一座华贵的车驾驶入视线中,又缓缓在李府门前停下,深色的车帘子一挑,走下一个高挑健硕的男人,男人宽袖博带,一身贵胄威仪浑然天成,自然而然霸占着所有人的视线。

&ep;&ep;他才下了车驾,又探回身,牵起一只玉嫩纤手,把一个女人扶下车,此女正是李知意。

&ep;&ep;二人携着手走到李长临夫妇跟前,唐文绪顺势松开李知意的手,朝李氏夫妇作了个揖:“小婿拜见岳父岳母。”

&ep;&ep;按理说唐文绪身为侯爷,在一个尚书岳父面前也大可不必如此谦卑,李长临却有自己的底气,对于这个侯爷女婿的伏低做小照单全收:“嗯,回来了,里面说话吧。”

&ep;&ep;李长临和女婿在前头走着,两个男人说着不痛不痒的话。

&ep;&ep;“侯爷何时去雁西?”

&ep;&ep;“婚假结束,还有八日便要回去了。”

&ep;&ep;“嗯,早些回去的好。”

&ep;&ep;一旁的勤哥肃着一张小脸问:“姐,你在侯府过的好吗?”

&ep;&ep;李知意看向自己的弟弟,软了声音回道:“好,勤哥儿这几日开心吗?和哪家小公子玩了?”

&ep;&ep;勤哥儿凑近悄声说了一句:“姐,是不是侯爷欺负你了?”

&ep;&ep;李知意满脸诧异:“勤哥儿怎么会这么想?”她看向前方的正谈笑风生的唐文绪,转而叮嘱勤哥儿:“姐姐很好,你不用担心。”

&ep;&ep;李氏道:“你们姐弟两个嘀嘀咕咕什么呢。”

&ep;&ep;“没什么,勤哥儿在和我说他最近与哪家公子玩了。”

&ep;&ep;李氏笑着摇摇头,女婿就在前边,她并没打算揭儿子的短,只说同女儿道:“一会儿用了午膳,来娘的院子,娘有话要和你说。”

&ep;&ep;李知意应下,正好她也有些话想同李说。

&ep;&ep;一家子人到了前厅,唐文绪执意让李长临坐了主位,自己坐在下首,和李知意一块儿。

&ep;&ep;李长临原本不大乐意,还是李氏说了一句:“姑爷和女儿坐在一处也算合适。”他这才坐下来。

&ep;&ep;一碟碟菜肴由着婢女端上桌,婢女们训练有素,见着姑爷生的龙章凤姿,也不敢多瞧一眼,上完了菜便退下了。

&ep;&ep;“都是些家常菜色,比不得侯府珍馐美馔,姑爷可不要介意。”

&ep;&ep;李长临低声道:“没个规矩,叫侯爷。”

&ep;&ep;“无妨的,夫人既嫁进了宣武侯府,李家和唐家便是一家,一家人就不必重那些虚礼了。”

&ep;&ep;唐文绪一言既出,立刻获得了岳母大人的好感,正所谓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李长临这个岳父不一样,没把女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