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法家子弟?”陈永仁忽然提这么一嘴,叫杨旭有些反应不过来:“陈公子,这是想做什么?”

&ep;&ep;“制法!!”陈永仁将目光投降征兵启示处的人群,解释道:“既然要扩大规模,就得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让他们有个上升的空间,这样才能激发出他们的斗志。”

&ep;&ep;陈永仁所熟悉的后世,因为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国策,而使得诸子百家淡出历史。

&ep;&ep;实际上,虽然百家学派在名义上已经消亡。但其学说于核心思想,并没有真正地消失。真正的精髓,在时间的洪流冲刷下,仍留存了下来。

&ep;&ep;像兵家的《孙子兵法》、墨家的兼爱非攻、纵横家的外交策略,以及农家的技术、医家的医术等。

&ep;&ep;虽然换了个名头,但在后世,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ep;&ep;下旨普通百姓,上至国家高层,都有着诸子百家的身影。从衣食住行到国家大策,仍能看到百家学说的影子。

&ep;&ep;在后世,百家虽已名亡,却仍实存。

&ep;&ep;而在这个时代,诸子百家仍有极高的影响力,有的学说甚至都发展到了空前未有的规模。

&ep;&ep;百家争鸣的格局延续至今,有好也有坏。

&ep;&ep;好处在于,每个学说都能得到足够的资源、人员去钻研、发展。但坏处也同样明显,就是技术壁垒化。

&ep;&ep;就陈永仁所熟悉的几个学派,斐千叶、宇文石的墨家,杨旭的纵横家等,在他们的领域,都属于较为顶尖的人才。

&ep;&ep;可要换个学说,比如兵家、法家等,他们就没有怎么深入了解过了。

&ep;&ep;也正是因此,在陈永仁展露出各个学派弟子才懂得的东西时,他们才会显得那样的讶异。

&ep;&ep;在陈永仁看来,司空见惯的东西。能懂得兵家的战术化整为零,能理解墨家的兼爱非攻,能知道纵横家的合纵连横之理,这些在他原来的世界,都属于是常识了。

&ep;&ep;但在这个世代,若没有加入某个学派,没有潜心钻研,是不可能懂得的。

&ep;&ep;得益于后世对历史的总结与学习,陈永仁能知道他们所不了解的事物,但也不是全能的。

&ep;&ep;可以说,每个学说他都略懂一点,但绝对谈不上精通。也正是因此,在何老板给他送来杨旭、宇文石这样的人才时,才会那么惊喜。

&ep;&ep;在关于完善队伍制度方面,陈永仁早就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对这玩意,他也只是一知半解。管理个百八十人的寨子可还行,但要真大规模地管理起来,还是要依靠专业人士。

&ep;&ep;而这一点,正是法家所擅长的东西,宇文石、杨旭,都不属于这类人才。

&ep;&ep;所以,陈永仁才渴望能有一名法家出身的学子,能帮他完善这一制度。

&ep;&ep;像是担心杨旭会误解他得不到重用,陈永仁接着又补充道:“只要能有法家学子帮助制定好制度,我们的队伍很快就能形成规模。若是能进一步发展起来,早晚会有先生大展身手的机会。”

&ep;&ep;“我明白……”杨旭亦非小鸡肚肠,嫉贤妒能之辈。他也知道,法制不是他的长项,并没有因此而对陈永仁有任何的他想。但是,作为纵横名士,所熟悉的人,也多是同一派系的。陈永仁让他举荐个法家学子,确实让他感到为难,摇头笑道:“这方面的人才,在下也没有结识过。”

&ep;&ep;“不过……”话音未落,杨旭又继续道:“这方面,陈公子不妨去问问宇文先生。”

&ep;&ep;“对哦……”仅此提醒,陈永仁如梦初醒。宇文石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七国都跑了个遍,要找人才的话,问他准没错。念及此处,陈永仁都有些按捺不住了,匆匆丢下一句:“那请先生继续招人,我去问问。”

&ep;&ep;一言罢,陈永仁带着柳千曲转身便走开了。

&ep;&ep;杨旭有些哭笑不得地站在原地,对这个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的陈永仁,也着实有些无奈。

&ep;&ep;不过,陈永仁现在可没功夫去管杨旭怎么想。牵着柳千曲,就一路往军营的方向跑去。

&ep;&ep;不多时,两人终于赶回了军营,再马不停蹄地跑到了宇文石的住所,敲响了他的房门。

&ep;&ep;出来应门的宇文石看到陈永仁的到来,还感到有些奇怪。请了两人进屋坐下后,才开口问道:“陈公子,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鄙人还没想好呢。”

&ep;&ep;“不是这件事……”一路小跑,让陈永仁感到有些口干舌燥,喝了两碗茶水,才继续道:“我要问先生另外一件事。”

&ep;&ep;上一回的事还没有着落呢,怎么这么快又有新问题了。宇文石心里也是纳闷,一番询问后,陈永仁将刚才的想法又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