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事,一两个可信之人哪里够,终究还要靠收服天下人心的方法。况且我家门之中有阿兄这样的人,勉强放低眼界也不会快乐,到时候岂不是适得其反?”

&ep;&ep;王允之冷嗤:“竟会捡好听的说。”身体到底放松了,语气也放缓:“若不能对你有所臂助,当然要之无用。我也不指望这世间有人能配得上我家山山,只是看中孩子以后能贴母亲的心,让山山回家不孤单罢了。”

&ep;&ep;这话怎么听起来好像有点留子去父的意思……

&ep;&ep;应该是她想多了。

&ep;&ep;王琅揉揉额角,直身面向他道:“孩子可不是我一个人想要就能有的,阿兄是不是想得太远了。”

&ep;&ep;王允之一哂:“山山还要瞒我吗?仁祖那个从弟门第是低了些,不过若是山山有意,让他执雁登门倒也无妨。”

&ep;&ep;王琅听了奇怪:“阿兄怎么知道他有意求娶?”

&ep;&ep;她都没表态回应,难道谢安还敢去试探王允之的口风。

&ep;&ep;王允之笑了一下,语气平淡到极点:“那小子不是天天给你写信吗,一开始还仿古法用木函封信,后来大概也意识到再送下去光木函都能堆成山,改成把绢书叠成鲤鱼寄过来,瞎子才看不出他什么意思。”

&ep;&ep;王琅:“……”

&ep;&ep;王允之瞥她:“怎么,我说得不对?”

&ep;&ep;王琅轻咳一声:“也就前两次是,而且没有天天,阿兄太夸张了。”

&ep;&ep;汉代人寄信,喜欢用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当信封,信夹在木板中间,外用绳缠绕打结,加上封泥。

&ep;&ep;蔡邕诗中所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并不是真的像陈胜吴广一样把绢帛藏在鱼腹中,而是以烹鱼代指拆信,写法生动活泼,艺术水平很高。

&ep;&ep;晋人没这么麻烦,写信多用纸,信封也用纸叠。

&ep;&ep;王琅平时收到的友人书信大多是纸函纸笺,也有喜欢用布囊盛放缣帛信件,或是家贫买不起纸,遂和汉魏人一样写在尺牍上。

&ep;&ep;谢安第一次送信用古法装入鲤鱼木函,姑且还能认为他在表达郑重之意,第二次送信把白绢叠成鲤鱼,王允之当时一看就挑眉。只是王琅收信态度自然,他也就假装不知,冷眼旁观事态发展。

&ep;&ep;如今王琅即将出孝,他的心态也渐渐变化,决定和妹妹把话摊开:“山山服阕以后,不妨请他上门一叙,也让我见见他。”

&ep;&ep;第50章势门摊牌(一)

&ep;&ep;王允之是个很有想法的人。

&ep;&ep;王琅不确定是他原本为人如此,还是受她影响太多,最有可能是两种原因都有。

&ep;&ep;总而言之,他提了一个让王琅有点啼笑皆非的要求:

&ep;&ep;“就算以后没有瓜葛,现在还是朋友,邀请入府招待是应有之义,不过山山邀请的时候,不要告诉他我在。”

&ep;&ep;王琅半无奈半撒娇地唤了一声阿兄,劝道:“山涛的妻子想见嵇康、阮籍而不露面,是因为有男女之防,阿兄又没有这种顾虑,想见他就引见给你,料来他也不会拒绝,为何要做得像贾氏窥帘一样?”

&ep;&ep;西晋权臣贾充的小女儿贾午常常从青琐窗中偷窥父亲宴客,看到父亲的掾属韩寿俊美,秘密结下私情,后来被贾充察觉,嫁给韩寿,算是晋人皆知的一段中朝典故,被王琅顺口拿出来比喻。

&ep;&ep;王允之叹息:“我的妹妹为了他都能把兄长编排成怀春少女,居然还问我为什么。”

&ep;&ep;王琅举手投降:“好好好,我不说,还让他到廊下去,保证让阿兄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

&ep;&ep;她一边说,一边忍不住在心里暗自诽谤:她这个兄长挖苦人的本事与日俱增,上次说王羲之和亲,这次连自己也不放过,和谢安可能会挺有共同话题。毕竟那也是位善于挖苦人的主,嘴巴毒起来的时候对外不放过权臣郗超,嘲讽人家是入幕之宾,对内不放过侄子谢玄,笑话他前倨后恭,堪称外不避仇,内不避亲的典范。

&ep;&ep;诽谤完哥哥和谢安,她提笔给谢安写信。

&ep;&ep;她自认在这段关系里光风霁月,没什么不可以对哥哥说明。

&ep;&ep;至于谢安,他不做鬼改做人之后,除了喜欢写信,举止言辞并无逾越之处,又是第一次来位于乌衣巷的本家高门拜访,比墓边棚屋正式得多,不可能轻佻孟浪。

&ep;&ep;于是称府中新到了一批柑橘,风味甚美,又院内寒梅初绽,满庭生芳,问他是否有暇入府共赏。

&ep;&ep;书成搁笔。

&ep;&ep;她从案边取了一只厚茧纸糊成的信封,将墨迹风干后的短笺折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