眯着眼睛笑呵呵的看着刘宇浩,他相信只要刘宇浩的基本功扎实就一定能从自己所说的这四个字中获得大量的信息。

&ep;&ep;“汝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缩釉点,特别在一些器物的口沿部分缩釉点比较多,而且常常能够见到胎骨,这也是为什么在一部分皇家用器上面常常见到用金属器包裹口沿的原因。而现在的仿品,大都看不到那些非常自然有趣大小不同的缩釉点。”

&ep;&ep;刘宇浩尽量的回忆着以前看过的有关于汝瓷的书籍典故,好在他获得了八锦异能之术后脑中能瞬间存储大量的知识信息,虽然当时不能全部消化为己用,但在后来不但的实践中都能总结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来。

&ep;&ep;“好,好,好!孺子可教呀!”

&ep;&ep;褚老欣慰的连连点头,虽然他只说出了四个字,但刘宇浩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理解了他的意思,而且还讲述了自己曾经见过的东西,毫不夸张的说,刘宇浩是褚老从事考古工作近四十年来见到的最具悟性的人。

&ep;&ep;第0241章畅谈

&ep;&ep;褚老在感叹刘宇浩是个古玩鉴赏的奇才的同时也不无羡慕的想起齐老爷子的睿智,提前了那么多年就发现了刘宇浩的过人之处,并抢在别人之前破例收做学生,现在就算自己想抢也抢不过来了。

&ep;&ep;“宇浩,你对清三代瓷器的了解有多少?”褚老笑眯眯的看着刘宇浩问道。

&ep;&ep;“所谓的清三代指康熙、雍正、乾隆。也就是常说的康乾盛世,陶瓷工艺达到历史最高峰,匠师们发挥智慧,精工巧制,使瓷器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清三代的许多瓷器精品在拥有历史价值的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ep;&ep;刘宇浩尴尬一笑,他也不知道究竟自己说的对不对,反正他是按照自己心中对那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理解描绘了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

&ep;&ep;“那么宋瓷呢?虽然齐老不是主要研究的瓷器,可我记得他老人家出版过一本《瓷器精要》你作为他老人家的得意门生也应该熟通这些吧。”

&ep;&ep;从褚老的言语中可以发现他对齐老爷子的尊崇程度,一直以来褚老都是称呼齐老的敬称的,没有像荣老那样直呼齐老头,这让刘宇浩心生感动。

&ep;&ep;“老师说过一些很经典的话。”

&ep;&ep;刘宇浩笑了笑,恍惚此时又回到了和齐老爷子日夜相伴接受老师淳淳教诲的年代,那时老师举了个例子让刘宇浩很轻松的就区分开清三代瓷器和高古瓷之间最大的差别。

&ep;&ep;老师说:“清三代产生的大量精美瓷器固然是传世精品,可瓷器本身被注入了大量的草原元素,是满族人回忆美好过去的经典之作,但高古瓷则全然不同,特别是宋瓷,其古朴醇厚的神韵才真正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精髓。”

&ep;&ep;“其古朴醇厚的神韵才真正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精髓……”

&ep;&ep;褚老反复默默念叨着齐老爷子的话,禁不住觉得荡气回肠,是啊,只有到了齐老这种境地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些精妙之处,这是岁月赋予人的宝贵经验。

&ep;&ep;的确,清三代瓷器有许多草原文化的痕迹,铺天盖地的纹饰正像草原上万紫千红的花草一样,这种美学表现,实际上已经偏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那就是含蓄典雅,平和深邃。

&ep;&ep;国人往往只限于从工艺角度纵向比较瓷器的优劣,如元青花、成化斗彩、清代珐琅彩,这些都是陶瓷工艺发展史上的创新,因而受到尊宠;外国人则喜欢从全球范围的视角去考察,喜欢纵横结合。

&ep;&ep;比如,对于清瓷来说,中国人会说它的工艺水平达到了历代瓷器的顶峰,而外国人会觉得在工业革命都已经发生时,这些手工玩意儿已不算什么了。

&ep;&ep;相比之下,外国人相当佩服宋瓷。

&ep;&ep;在一千年前,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还没解决陶器到瓷器的转变,也就是无法改良原料,以及无法提高烧结温度。但中国早在两晋时就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在宋代时已经能够做出成熟的瓷器,这是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肩的。

&ep;&ep;比利时收藏家马克就评价说:“宋代是中国艺术发展的辉煌期,无论是书画还是瓷器,都出现了许多惊世之作”。

&ep;&ep;马克还曾用西方艺术理论分析了宋瓷:“它的器形美在线条上,吸收了中国绘画的精髓,有对称的美感;表现手法简洁,只用釉色说话,而少有纹饰,跟西方极简主义的手法有相似点。”

&ep;&ep;“褚老,您需要的数据全部出来了。”

&ep;&ep;科研所的技术员恭谨的把碳十四的结果放到褚老的桌子上,并不问褚老究竟需要这些做什么就转身离开了,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刘宇浩非常佩服这样的精神,暗暗点头称赞。

&ep;&ep;“这真的是无价之宝啊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