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翻过了年,原本的选秀因为朱宛凝的去世推迟了一年,在这个本应沉寂的一年因为昭文帝的旨意全面沸腾了起来。

&ep;&ep;“晋荣昭仪为正二品荣妃、怡昭媛为正二品怡妃、沈贵嫔为正二品明妃、向婉仪为正二品定妃。四妃共同掌管后宫诸事,不得因私废公。”

&ep;&ep;这一道圣旨一下,前朝盘算皇后位置的朝臣扑了个空,但对昭文帝是没有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前期投资打了水漂,准备掉转船头看看这四条船踩在哪一条上面,要让他们放弃押宝是不可能的。

&ep;&ep;如果说前朝是小震,那后宫就是震中心。

&ep;&ep;江又晴早先有那么一点感觉,但当圣旨真的下来了还是有点吃惊的。先皇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立皇后是因为年纪大了,该定的都定了,但昭文帝三十出头,未来还有好长时间,在这个时候不立皇后就有很多事情要分散精力。

&ep;&ep;但既然昭文帝这样做了,那自然有他的打算,江又晴并不打算多管闲事。给宫里的人发了赏钱,再让晓云稳住宫人,每一步都要走稳。

&ep;&ep;这件事对于江又晴来说,是个利好。

&ep;&ep;第84章分工

&ep;&ep;在收到众人祝贺后,江又晴第一时间提高了钟粹宫的防备等级,尤其是七皇子那边,一只蛾子都飞不进去。

&ep;&ep;处理完这些,谢过昭文帝,江又晴和荣妃搭上了话,共同商议这事怎么处理。昭文帝是让她们四人共同掌管宫务,但是却并没有说这事怎么分配。

&ep;&ep;四人说是同级,可实际上肯定有差距。荣妃资历最老,宫里每一个人都是她亲眼看着进来的,自然以她为尊。接下来就是怡妃江又晴自己,坐拥一儿一女,升妃前地位最高,排到第二位也没有人有意见。

&ep;&ep;明妃本身可以和江又晴掰头一下谁排第二,毕竟她与江又晴一起进宫的,又生育了两个皇子,但是在封妃之前连封号都丢了,很是狼狈,有没有宠就顺位到了第三。最后一名理所应当的就是定妃向诗云。

&ep;&ep;定妃上位虽然有点出乎意料但也不算离谱。向诗云升妃前是婉仪,头上除了端荣华和三妃外就是她,在端荣华不被考虑的情况下,她这个既有皇子又平安让顾良媛剩下四皇女的人自然有上位的可能,加上地方官的光环,上位也不稀奇。

&ep;&ep;承孝皇后已经逝去,众人的所作所为都被埋到了土里,对于之前的种种,在沉默上都保持了一定的默契。这件事谁的屁股底下都不是干净的,就让它烂在土里。

&ep;&ep;联系荣妃的不止江又晴一个,明妃和定妃也做了同样的事。荣妃不可能一个个传话,就约定了一个时间,让大家碰碰头。

&ep;&ep;妃位对于江又晴来说,如果把协理六宫的附加权力刨除,那和昭媛时候还真么有什么大的区别。硬要说就是排场更足了,本来就用不完的份例更多了。毕竟头上实质上一直没有人压着,多一点少一点感受就不是那么明显。

&ep;&ep;景阳宫再一次的热闹起来了,和文贤皇后还在的时候不一样,那时候是一种温和的、岁月静好的热闹,现在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热闹。

&ep;&ep;远远的江又晴就看到宫人往景阳宫跑,生怕一个不注意错过了往上的爬的机会。走到近前,江又晴仔细观察了一下景阳宫的宫人,发现在这种情势的“攻击”下,都还稳得住,也就放心了。

&ep;&ep;江又晴来得早,走到门口姚诗就迎了出来。掌了宫权又是第一次聚会,宣告自己的回归总不好穿的和之前一样素。姚诗穿了一件魏紫色的宫装,头上插了五六只赤金嵌宝石,看起来十分华贵。毕竟年龄上去了,也有这么多年烧香礼佛的精力,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咋呼,多了两份雍容。

&ep;&ep;“如何?”姚诗拉着江又晴在塌上坐下问道。她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到这种权力核心了,突然一下子成为聚光灯中心,还有些不适应,不知道现在的自己还跟不跟得上其他人的脚步。

&ep;&ep;江又晴看着说道:“好着呢。现在你领头,也该热闹些。”

&ep;&ep;第一次聚会总是要郑重一些,这关系着以后的发展,江又晴自己都斟酌了一下穿着。这件事由荣妃挑头,自然由她先提出解决办法,中间空着的那两三天估计就是寻摸处理方法了。

&ep;&ep;两人坐下没多久,明妃和定妃也就来了。四人围着桌子就开始客套了起来。

&ep;&ep;等到气氛稍微和谐了,荣妃就起了个话头:“皇上下令让你我四人共掌宫权,宫中事务繁杂,如果每个人都管,那就很容易因为消息不通产生矛盾。”

&ep;&ep;看到三人点头,荣妃继续往下说:“关于宫务这一块,我当年和看文贤皇后处理过,这大体呢分为了四个部分。”

&ep;&ep;“一是宫中举行的大事,例如传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