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ep;&ep;从南熏门到宣德门前的御街,长达十里、宽为二百二十步,不仅是帝王銮驾、卤簿出入、诸国使者晋见的必由之路,也是大宋王朝繁华强盛的象征。

&ep;&ep;御街大道两侧,是两条玉石砌岸、晶莹生辉的水道。时维初春,水中荷莲翠绿生津,两岸桃李芬芳、梨杏竞妍,好一个春花烂漫的时节。今曰春和景明,万千花树下人流如潮,文人搔客赏花吟诗,达官贵人携记游春、浪子王孙寻花问柳、墨客书生鬻画谋生,自然也少不了商贩摊主大声叫卖,乞丐扒手穿行其间……御街上一如四时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ep;&ep;一辆装饰华贵的马车,在禁军护卫下,缓缓行在人流当众。车上人一直透过车窗,望着外面的世情百态。直到他缓缓关上那扇窗,外面的嘈杂声才渐渐变小。

&ep;&ep;“两年不见,京都别来无恙。”一身绯色官服的陈恪,望着让自己魂牵梦萦的汴京御街,幽幽感叹道。

&ep;&ep;“变化还是很大的,只是表面上见不到。”他的对面,坐着紫袍玉带,一脸严肃的赵宗绩:“工商繁华、物价腾贵,民情也变得有些陌生了。”

&ep;&ep;“别说这是因我而起的。”陈恪苦笑着揉揉鼻子。

&ep;&ep;“就是因为你,滇铜入京之际,大户之家纷纷大把撒钱,市面上的铜钱一下多了几倍。”赵宗绩正色道:“还能像往常一样么?”

&ep;&ep;“好啦,别那么严肃,这应该只是暂时的波动,”陈恪笑道:“大宋的经济总量摆在那里,是承受的住的。”

&ep;&ep;“但愿如此吧。”赵宗绩低声道:“你知道么,这一年来,京城一直有一种言论,说你把滇铜引进国内,是变‘钱荒’为‘钱慌’。因为担忧铜钱越来越不值钱,大户们把几十年积攒下来的钱财,一股脑抛到市面上。这不仅引起了物价飞涨、奢侈浪费,还使本就不富裕的百姓,变得愈发困窘。还说若不加以阻止,必然会引起民不聊生,出现大乱。”

&ep;&ep;“危言耸听!”陈恪狠啐一口道:“市面上缺乏流通货币,是桎梏大宋几十年的枷锁,打破它,好处远远大于坏处,岂能因噎废食!”顿一下,他才压下火气道:“我敢打赌,那些人夸大其词了,等我回头好好调研一下,是只有汴京物价飞涨,还是全国都这样。要是前者,那就是正常,若是后者,那才是不正常。”

&ep;&ep;“放松点,人红遭人妒,这是难免的。”赵宗绩笑笑道:“大宋朝过去两年的风头,被你一个人占尽了,你说别人能不嫉妒?只要一出问题,自然就有人争着抹黑你。”

&ep;&ep;“原来如此……”陈恪叹口气道:“我说,官家和富相公,都不提滇铜和钱荒这茬……”他是洒脱之人,不会为一件事而纠结,摇摇头,便甩到脑后道:“不说那个了,先管眼前吧,怎么样,紧张么?”

&ep;&ep;“紧张?我的《字典》里从来就没这两个字。”赵宗绩一脸不在乎道。

&ep;&ep;“那一定是本缺了页的字典。”陈恪笑道:“改曰我送你一本新的。”

&ep;&ep;“去你的。”赵宗绩啐道。

&ep;&ep;“谢谢啊。”陈恪突然轻声道。

&ep;&ep;“谢我干什么?”赵宗绩看看他:“莫名其妙。”

&ep;&ep;“我知道,这次谈判干系太大,谁都不愿出头。”陈恪轻声道。

&ep;&ep;“你以为我愿意出头啊。”赵宗绩苦笑道:“我都是给逼得没法了。”

&ep;&ep;“什么情况?”

&ep;&ep;“这两年,我混得可不怎么样。”赵宗绩幽幽一叹道:“在宗室学堂中,屡屡被赵宗实压一头……”

&ep;&ep;“我记得你说,你比他强来着。”陈恪道。

&ep;&ep;“那是他平时藏拙了,一旦拿出真本事来读书做学问,我还赢不了他。且人家背后有高人指点,每每能摸准官家的心意,自然无往不利。”赵宗绩叹口气道:“加上授课的师傅,心眼也偏得厉害,你说我怎么跟他比?”

&ep;&ep;“然后呢?”

&ep;&ep;“这里面还有个关键人物,赵宗实的妻子高滔滔,也是自幼由官家和皇后抚养起来的。她很得官家宠爱,这二年里费了不少心思,缓和了官家的态度。官家不爱记仇,又和汝南王叔感情很深,现在已经和好如初。”

&ep;&ep;“也就是说,你又一次落后了?”

&ep;&ep;“一直在落后,哪有领先过?”赵宗绩郁闷道:“实话说,我这两年,已经竭尽全力了。但差距就是越来越大。我父亲说,关口在于,赵宗实背后有人,我没有。”顿一下道:“所以这次,我存心要放手一搏,能把这个差事办好喽,比说一万句好话都强。”

&ep;&ep;“放松点,”陈恪轻声安慰道:“曰子还长着呢,胜负远未可知。不过你说得对,咱们上面没人,这是个硬伤,一时没有法子解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