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时间一晃而过,空间里的玄参跟太子参长势喜人,已经开出了小花儿。

顾满仓的药已经喝完了,刘氏也感染了风寒,可能是天气越来越冷,没有注意保暖之故,柳小如大手一挥,当即决定,明天家一起进城。

几百斤的柴胡已经处理好晒干,装了两大背篓,以及一个篮子,一家三口提着背着去了村口等车。

“如哥儿,西河村的牛车一次两文钱,太贵了。”刘氏走在柳小如旁边,想方设法地劝说自家哥儿省钱。

柳小如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一个闪身躲到顾满仓身后,刘氏瞧着顾满仓提着篮子都有些吃力的样子,走着去城里的打算彻底打消了。

尽管他们能够腿着去城里,但是家里娇养的哥婿却是个金贵的,提着十几斤干药材都吃力,他家什么时候才能留个后啊。

柳小如不知道刘氏的思绪已经一马平川地跑到了姥姥家,没再听见母亲的唠叨,感觉四周的空气都新鲜了不少,踩在草上的白霜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脚步都轻快了。

他们今日出门的早,天还是蒙蒙亮的,但是冬日昼短夜长,其实时间也不早了。

等他们一家三口走到村口时,已经有人在等着了,一瞧见刘氏来了,忙七嘴八舌地聊开了。

“他刘婶,你们也去城里啊?”

“呦,满仓也出来了?瞧着气色不错,看来如哥儿把你照顾得不错。”

你一嘴我一嘴,柳小如感觉进入了鸭子开会中,心里不想搭理,只好板着脸面无表情,瞧着还有点唬人。

刘氏自从柳小如从鬼门关出来后,仿佛一下子想通了一般,没有以前那么郁郁寡欢,就是着了风寒,时不时地咳嗽几声。

放在没钱的人家,染了风寒就自己硬扛着,身体好的虚弱几天,身体差的没熬过去就走了,所以渐渐地就有传言闹,风寒要死人的。

大伙一开始还围着刘氏聊得热切,一听见刘氏咳了几声,连忙退到三丈远。

跟刘氏能说得上话的一位夫郎带着关切地问道:“他刘婶,你这是染了风寒了?”

刘氏捂着嘴咳嗽了几声,嘴唇发白地点了下头,“天寒,忘记添衣了。”

夫郎讪笑一声,退的更远,大伙脸色都有些不好,看着刘氏的眼神像看瘟疫似的。

“香云啊,不是我说你,你染了风寒,就该在家里养着,怎么还出门?”

“万一把我染上了,这可怎么办啊?”

······

跟刘氏关系好的没开口说话,但也没为刘氏说话,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生物,人情冷暖自古就有。

柳小如听着一字一句地指责,心里烦躁,挑了个白眼,“都是些头发长见识短的人,风寒这点子小病,瞧把你们吓的。”

有些人不乐意了,反嘴道:“前些时间,隔壁村还因为风寒死了人,我们哪里说错了吗?”

柳小如都不稀得搭理,直接就把刘氏拉到了一边,顾满仓尝过这种被万夫所指的滋味,他担忧地看着刘氏,怕她心里难受。

刘氏心里有些难受,但是这些年早就习惯了,拍了拍自家哥儿的手,“娘没事,别气坏了你自己的身子。”

柳小如本来没什么,被刘氏这么一安慰,心里顿时就是一酸,黏黏糊糊地喊了声娘,同时抱住了刘氏。

刘氏心里的那点子忧伤彻底消失了,左右不过是些外人,哪有自家哥儿重要,“哦,娘的小哥儿,乖啊。”

顾满仓心里有点羡慕,想了想,他是柳小如的夫婿,刘氏也是他的娘,孩子抱一下自家老娘又怎么了,还有自家夫郎呢。

说通了自己,顾满仓把篮子放下,伸出自己长长的手臂,把刘氏跟柳小如一齐抱入了怀中,一家三口的心,第一次贴的这么近,彼此的心跳仿佛都能听见似的。

很快牛车哒哒哒地从官道驶来,柳小如心里重重地哼了一声,自己上前拦住了牛车,笑着道:“赵叔,我想包下你的牛车,就坐我家三个人,二十个铜板,怎么样?”

一般一辆牛车最多拉六七个人,一趟下来,牛累的哼哧哼哧直喘气,自己也才能挣上十几个铜板,除了每日交给族里的八文钱,赵叔也只能挣几个铜板。

有钱不挣是傻瓜,赵叔忙笑着应承,“自然可以,但是你来回都得包我的车,不然我挣不来几个钱。”

万一对方走回来,他回来的这趟岂不是没有客人了。

这话正合柳小如心意,“我就是这么打算的,一来一回40个铜板,怎么样?”

赵叔爽快地答应了,顺手帮着柳小如他们把背篓放到牛车上。

其余人顿时就不乐意了,他们一大早就在这里等着,哪能让柳小如一个人包了牛车。

“欸!如哥儿,你这做可有点不顾情谊了。”

“就是啊,他们就三个人,顺手捎上我们,你们也不吃亏不是。”

“香云啊,我记得当初你家如哥儿出生时,我家可是送了十个鸡蛋,你可不能翻脸不认人啊。”

算盘珠子都蹦到柳小如脸上了,他充耳不闻,把刘氏跟顾满仓扶上牛车,冷声道:“赵叔,走吧。”

眼见着他们的诡计落空,干脆破罐子破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