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弟呢?”杨懿见杨修不在张氏身边,不由好奇的问道。

“修儿在先生那里读书呢,你弟弟和你小时候真是一模一样,都十分的聪慧好学。”张氏略微骄傲的说道。

为人父母的自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才,而张氏的长子杨懿现在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幼子杨修也是才智远超同龄人,有子如此,张氏自然骄傲、自豪。

五年前,杨懿的弟弟杨修出世。与杨懿幼时一样,杨修幼时也极其聪慧,年仅五岁便跟着先生读书。不过与杨懿不同的是,杨懿少年老成,而杨修却更像个孩子。

这倒也是,杨懿毕竟拥有成年人的灵魂,自然不能像真正的小孩一样跟父母撒娇,和同龄人撒尿玩泥巴。不过杨修却是真正的天才儿童,和杨懿这个‘冒牌天才’不一样。

杨懿有时候看着杨修就时常在想:“我愚蠢的弟弟啊,以后你就跟着哥混吧,哥保证不会杀你。”

“修弟好学,日后自然是国家栋梁。”杨懿称赞道。

张氏见杨懿、杨修二人兄弟和睦,心中自然高兴,闻言笑道:“不过你弟弟可比你小时候可爱多了。”

和母亲张氏说了会话,便有下人过来禀报说杨聪和徐掌柜已经到书房了,正在等着杨懿。

见杨懿有事,张氏也不多留,只是嘱咐杨懿平时要多注意休息,不要看书看到太晚,杨懿对此自然是连连应诺。

回到小院书房,杨聪和徐掌柜早已在那里等候,见杨懿回来,二人同时行礼道:“小人见过公子。”

随着杨彪渐渐成熟,现在杨家的族长之位虽然还是杨赐,但族内大多事情都是杨彪在处理。所以现在杨府里的下人大多称呼杨彪为‘主公’,称呼杨赐为‘老主公’,而杨懿自然也摆脱了‘孙少爷’的称谓,被称为‘大公子’。

“恩!”杨懿点点头,径自坐到首位上,见杨聪和徐掌柜也都坐好之后,才开口说道:“二位,过些日子我便要去颍川许县上任县令一职,杨聪,你这几天在家里挑上一百名护卫随我上任。”

“是!公子!”杨聪应诺道。

现在大汉朝还没有经过黄巾之乱,道路上还算太平,但是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贼人也有不少。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杨懿恨不得带上上千人的军队去上任。

不过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带上百人的护卫也足以震慑宵小。

当然,这百人也不是白白跟着杨懿,等杨懿到了许县,自然会为这些人安排一些职位,或是护卫自己的府衙,或是充当捕快,或是管理军队。

总之这些人以后便算是杨懿的小班底了。

吩咐好了杨聪,杨懿又看向徐掌柜,询问道:“老徐,我让你查的事情,你查的怎么样了?”

徐掌柜起身一礼,回道:“回禀公子,只查到了这些。”

话落,徐掌柜递给杨懿三卷竹简,杨懿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了很多的人名还有地名,甚至还有许多的人物介绍。

因为徐掌柜负责将‘茅台’酒销售到国各地,经常东奔西走,所以徐掌柜不但人面极广,打听消息更是极为便利。所以杨懿便让徐掌柜帮自己打听一下国各处的那些武艺高强的人,以及这些人的性格、人品如何。

杨懿虽然来自后世,对于三国时期的事情也比较了解。但就好像是这古代年号一样,杨懿虽然知道三国时期的很多名人,甚至连他们日后的事迹也都颇为清楚,可要问杨懿这些人来自什么地方,杨懿就两眼一瞪,说不清楚了。

常山赵子龙,燕人张翼德,甚至是并州吕奉先,这几个较为出名的,杨懿还知道一些,可是三国时期谋臣如雨,猛将如云,那么多的英雄猛将,杨懿怎么可能都知道他们的出处呢。

所以杨懿便让徐掌柜帮自己多多留意一下那些‘武林高手’,如今杨懿即将去许县上任,有了官职,自然可以招揽这些猛将。

典韦,陈留己吾人氏,,形貌魁梧,膂力过人,因为帮助同乡刘氏复仇,便杀害了睢阳人李永,现在逃亡天涯,不知去向。

张飞,字翼德,幽州涿郡人氏,武力过人,好饮酒,性格暴躁。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氏,儿子黄叙体弱多病,四处求医也未有好转。

李典,字曼成,山阳郡钜野县人氏……

徐晃,字公明,河东人氏……

……

徐掌柜一共递给杨懿三卷竹筒,这上面不仅记录了很多杨懿前世就曾听过的名字,也有许多杨懿根本没听过的名字。不过杨懿却也不小看他们,在这三国乱世之中,除了那些名扬天下的英雄豪杰,又不知道有多少英雄因为各种原因而壮志未酬!

“办的不错!”看完竹简,杨懿赞叹道:“老徐,除了这些人,日后你还要留意其他的豪杰英雄,我有大用。”

“遵命!”徐掌柜恭敬一礼,随后退回座位上,不再多言。

对于杨懿的志向,徐掌柜其实多少能猜到一些,但光是这一点,便已经吓的他身直冒冷汗了。

所以徐掌柜对于杨懿所做的事情根本不敢妄加猜测,生怕杨懿日后有一天会将他给杀了,而对于杨懿吩咐的事情,徐掌柜也只尽力去办,从不多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