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要出仕?”杨彪诧异的看了杨懿一眼,随后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问道:“我儿想当什么官?”

“唔……就先当个县令吧!”杨懿笑道。

汉朝选拔官员的制度是察举制,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朝廷,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岁科即年科,每年一次,科目有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各郡国以人口定比例,一般口数达到二十万的郡国每年举察举一个孝廉,口数多的名额相应增加,不足二十万口的则两年举一个孝廉。

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不定年限,由皇帝直接决定。

也就是说,哪天皇帝高兴了,看谁顺眼,就可以将你举为孝廉或者茂才等等。

据杨懿了解,曹操二十岁就被举为孝廉,袁绍更是不到二十岁便出仕。杨懿现在虽然年不过十五岁,但在士林中却有些名望,只要家里面使点劲,当上个县令并不是什么难事。

“为何不在洛阳为官?”杨彪疑问道。

“孩儿今年虽已十五岁,但除了来往于洛阳和老家弘农之外,从未去过其他地方,可若是不了解地方黎民百姓之疾苦,又怎么能登入朝堂之上呢?”杨懿解释道。

杨彪点点头,又问道:“那我儿想做哪里的县令?”

“颍川,许县!”

说道许县,或许很多人都没听过,但若说到许昌,那可谓是人尽皆知了。

历史上曹操就是迎汉献帝迁都许县,而后这许县就成了曹操的首府,整个曹氏集团发号政令的中心。

既然杨懿了解历史,那么为何不能提前去许县布局呢?

杨懿只需要在许县担任县令一年,就能将自己的人马隐藏在许县,等日后曹操来此,杨懿就可以监视曹操的一举一动。甚至还可以利用自己隐藏在许县的力量,来算计曹操。

除此之外,杨懿想去做许县的县令,还有一个目的。

许县位于颍川,而颍川之地自古以来便多才俊,尤其是在这东汉末年,从颍川书院里走出来的大才可是不少。

戏志才、郭嘉、荀彧、荀攸、徐庶、陈群、钟繇等等。可以说是只要能得到颍川书院里的人才十之一二,便足以割据一方。若是能得到双荀、郭嘉、徐庶这样的世间大才,更是可以进一步争霸天下。

所以去许县做县令,可以说是杨懿争霸天下的第一步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杨彪知道杨懿从小聪慧,做事更是理智,既然杨懿已经决定了要去许县做县令,那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杨彪虽然不了解杨懿的用意,但却会支持杨懿。

“我儿聪慧胜过为父百倍,自然我儿已经决定了,那为父自然是鼎力支持。”

杨彪看着杨懿,郑重的说道:“我朝男子十六者,皆有姻亲之托。我儿今年虽才十五,但这两年却不乏有大族小姐托媒婆上门提亲,但为父一概拒之。不过前些日子你祖父与我说,卢植之女卢婧容姿秀丽,才貌双,尚待字闺中,欲为你说之,我儿意下如何?”

卢植的女儿?

杨懿愣了愣,却没说什么,只是道:“凭父亲做主。”

杨彪闻言欣然道:“既然如此,等你祖父晚上回来,我便和他详细商讨。”

杨懿点点头,卢植乃海内大儒,不但品格高尚,更是文韬武略,虽然不知他女儿人品怎样,但是娶了她的女儿,对杨懿只有助力。

至于抵触情绪,虽然心中多少也有那么一点,但杨懿很快就释然了。

这年代男人三妻四妾本就再正常不过,男人以妾多为荣,谁会嫌女人多呢?杨懿虽受二十一世纪思想熏陶,但来到这个年代已经十五年了,早就融入到了这个年代。

况且又有哪个男人不想坐拥三妻四妾,这种美事自然不会拒绝。

“既然要成婚了,那便提前取字举行冠礼吧!”杨彪说道。

“是!”对此杨懿自然不会拒绝,都要出仕了,自然是要举行冠礼。

正说话间,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随后只听护卫说道:“公子,天使来了。”

“天使?”杨彪闻言一愣,随后马上整理衣冠,快步出门,急声道:“快快将天使领到正厅!”

快步走进正厅,正见一小黄门含笑站在厅上,杨彪见状连忙拜倒在地,口中恭敬道:“臣杨彪恭迎天使。”

“杨大人,传圣上口谕,召杨懿入宫觐见。”小黄门瞥了杨彪一眼,尖着嗓子念道。

“这……”杨彪闻言心中一怔,但随即便反应过来,连忙说道:“微臣遵旨,恭祝吾皇长乐未央。”

“杨大人,快叫公子杨懿出来吧!别叫圣上等急了。”小黄门说道。

现今宦官当道,即便杨家显赫一时,可却也不被这些小太监们放在眼里。在这些宦官的眼中,给他们钱的就是爷爷,不给他们钱的就是敌人。而以杨彪的身份,自然不会给太监打赏,所以杨彪便算是宦官们的敌人。

杨彪闻言点点头,随后对一旁的护卫吩咐道:“去叫公子杨懿过来。”

护卫领命离开后,杨彪看了那小黄门一眼,皱了皱眉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