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氏呸他一口,“我明个儿就带了孩子住到娘家去,你可是是他们的亲儿子,还舍得打死不成!更何况,他们还指望咱们养老送终呢!等生米煮成了熟饭。。。。。。”

果然,第二天天不亮,李三贵就赶了车带着小徐氏和孩子回了娘家。

李老大两口子商量了,三儿媳妇回了娘家求援去了,最好是徐婆子带了二儿媳妇去上门哭求,哭声越大越凄惨才越好。

只可惜,二儿子家是怎么也叫不开门。

老两口只好骂骂咧咧的无功而返。

李老大说徐婆子,“那你就等下地的人都回来吃晌午饭的时候再一路子哭着去。二丫要是不肯拿出钱来,就让村子里的人用手指头戳死她,用口水淹死她。名声坏了,看她还怎么有脸嫁的出去!”

徐婆子愁眉苦脸,“你个老货怎么不跟着去,万一他们一家子对我动手怎么办?”

李老大撸撸胡子,自信满满的说“到时候围了一村子的人,他们不敢动手的。不过,肯定只会拿出一点钱就想糊弄你。等到那个时候我这个老李家辈分最高的人再一出面哀求,他们是想不多拿都不行!”

徐婆子都笑成了一朵大菊花,激动的拍打了大腿两下子,“可不就是!老头子,你可真是咱家的诸葛亮!”

只可惜,老两口打的好盘算是注定要落空了。

等到晌午徐婆子哭引了看热闹的村子里人找上门的时候,韵秋家里只有刘氏和大宝娘俩。

不等吓的不知所措的刘氏开口,后面围观的大娘大婶的就开口替她打发了徐婆子,“哥儿娘和大郎都不在家,要闹也要等主事的回来了不是!”

“对啊,谁都知道大郎家的出了名的胆小!”

“难不成是专等当家的不在才来欺负大郎媳妇的?”

。。。。。。

来之前,李老大千交代万嘱咐的,一定要低头、再低头,不能坏了大事。

徐婆子没法,只好夹着屁股一路小跑回去了。

李老大气的牙一咬,“那就等他们回来再去,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其实,林氏她们也不能未卜先知,实在是凑巧出门办事儿了,也正好躲了这一场闹剧。毕竟,癞蛤蟆趴脚面,是不咬人也膈应人啊!

只可惜,还没等韵秋娘几个回来,李老大两口子就接到了一个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气的两个人只能瘫在地上直打哆嗦。

而韵秋他们娘四个,知道的比徐婆子他们还要早些。

因为三亩好地都点上了种子,一时半会的韵秋家里也没了当紧的农活。

夏天蔬菜瓜果多,猪草也茂盛,可不正是鸡鸭下蛋猪长膘的好时候。

等天越来越冷,不仅鸡鸭要歇窝,就是猪猪也要赶在过年行情好的时候或杀或卖的。

今儿个一大早,盘算好的娘几个就带了银子赶去了杨集镇,家里只撇下了刘氏和大宝。

没有紧要的事,这个农忙的时候自是不好再借朱大娘家的牛车,娘四个一路走去的。

他们先去曹屠户那里,想把买两只小猪崽的事托给曹屠户。他家和附近庄子里的养猪大户都相熟,价钱肯定实惠些。

曹屠户爽快的答应了,“这好说,正好下半晌我要去上河村的老钱家赶猪,让大郎和我一起去,他家的猪仔正出窝呢!”

杨集镇逢双的日子才是赶集会的正日子,十里八村来赶集的人挤挤攘攘的。

李大郎留下来帮曹屠户做些活计,林氏要带着韵秋和哥儿要去菜市北头,那边有卖活禽、鸡苗的。

街道两边地摊上卖什么的都有,针头线脑、胭脂水粉、镰刀锄头。。。。。。还有剃头的、捏糖人的、算命的。。。。。。

林氏不常赶集,哥儿来的更少,韵秋一年也就跟主子出两回门,还要小心主子被什么不长眼的冲撞了。哪里像这样悠闲地逛过什么街?

娘仨兴致勃勃的左看右看,尤其是哥儿,看到什么新奇的都想趴过去摸一摸。

突然,韵秋拉了林氏和哥儿停在一个卖头花的摊子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