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诸葛少爷在樊城掘开汉水,淹没了了于禁的数万兵马,襄阳地势较高,没有受灾,可是周边地区却成为一片汪洋。一个半月过去,洪水退去,不过道路依然泥泞,曹营驻扎在城外的一片高地之上,在曹营与襄阳城之间本来是一片旷野,极为有利于曹军骑兵冲锋作战,不过现在却多为泥潭,战马行动受阻,曹军只好弃马,使用兵卒作战,攻城战打得很辛苦,阴雨连绵,襄阳城城墙湿滑,难以攀爬,这让曹军上下苦恼不已。

此次南下的曹军共计九万人,除了攻击曹仁攻击樊城的1万人马之外,其余的八万兵马都集中于襄阳城下,襄阳是荆州北部重镇,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睿智的曹操当然知道孰重孰轻,攻下襄阳,樊城就不足为虑了,曹操是这样想的,诸葛少爷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双方不约而同的都把军队集中到了襄阳,此时襄阳城中有荆州军4万多,曹军两倍于彼。

襄阳城外,曹军大营之内,曹操在曹军大营之内垒起了一座高高的土山,其目的是为了登高远望,俯视襄阳。站在土山之上,曹操轻捋胡须,面容憔悴,为了攻克襄阳,他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有些疲乏了。

曹操身旁站着一中年男子,峨冠博带,气度不凡,表情沉稳,恭敬非常,此人名叫司马懿,字仲达,是曹操故交司马防之子,已故兖州刺史司马朗之弟,这一年他刚好四十岁,现任丞相主簿。

“仲达呀!后方有什么消息没?”曹操累了,在土山之上盘膝而坐,淡淡的问道。

司马懿恭敬的拱手禀报道:“启禀丞相,许都倒是没有传来什么信息,不过宛城郡守刚刚派人送来急报,请丞相批示1司马懿从袖中取出军报,呈递曹操。

却被曹操用手推开了,缓缓说道:“我累了!你念给我听吧1

“诺1司马懿打开军报,看了半晌,说道:“丞相,这份军报言辞过于絮叨,其实就是表示一个意思,刘备麾下驻守于阆中的张飞部近日有所异动,郡守估计他是想出上庸,进犯宛城,请示丞相该怎么办1

曹操一听,冷笑一声,道:“张翼德,一介武夫,他部下不足万人,凭这点兵马也想犯我宛城,真是好笑,让宛城郡守好好戒备就是了1

司马懿闻言,面露难色,欲言又止。曹操见司马懿还没走,疑惑的问道:“你还有事?”

司马懿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拱手道:“丞相,我没有事情了!属下先告退了1虽然司马懿心中对于张飞的北犯心有顾虑,可是却不敢说出来。曹操现在已经是威望了,声威显赫,位极人臣,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秉性也越来越固执,敢和他说真话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也别是建安十七年“荀彧事件”之后,就更没有人敢劝谏曹操了。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某一天突然意气风发的着急大臣,说,自己对汉朝做了那么大的贡献,应该可以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了。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听到,便劝说曹操不要这样做。却因此激怒的曹操,不久就被曹操贬到寿春,忧郁而死。这件事之后,曹操威望日盛,朝中再也没有人敢违逆曹操意思的,包括司马懿。

司马懿转身,叹了口气,缓缓的沿着台阶下了土山,此时见一人沿阶而上,那人一抬头,司马懿一见,面露喜色,连忙拱手,道:“子丹将军怎么来了?”

曹真见来拱手之人是司马懿,也很高兴,笑着说道:“军情紧急,你懂得1

司马懿闻言,赶紧避让到一边,做了个请了姿势,道:“既然如此,那子丹先请吧1

曹真见了,笑着摇了摇头,道:“既然如此,那就谢过了1说完,辞别司马懿,直奔土山顶上而去。

司马懿目送曹真离去,然后转身,小心翼翼的继续一阶一阶的往下走。

曹真年富力强,登土山如履平地,不一会的功夫就到了山顶。此时曹操依旧盘膝而坐,俯视襄阳,表情很奇怪。

“丞相1曹真向前,拱手跪拜。

曹操没有转头,笑着说道:“是子丹来了吧1

“是1曹真回答道,土山之上,秋风猎猎,吹动杆子上的大旗哗哗作响,曹真不觉打了个冷颤,道:“丞相,已经深秋了,土山风大,小心着凉1

曹操闻言,转过头,见曹真穿的不多,被秋风吹的有些瑟瑟发抖,便笑着伸手将自己的披风取下,递给曹真。

“丞相,这……”曹真面露难色。

曹操见状,不悦将披风丢给曹真,说道:“披上吧1

曹真不敢违拗,连忙将披风披上,拱手要拜谢,曹操却摆了摆手,道:“说说这次的收获吧1曹真刚从蜀地回来。

“诺1曹真领命,道:“丞相,不出您所料,刘备自从得了益州之后,实力大增,夺取汉中后,刘备在蜀中的威望如日中天,数年内想要征讨,估计有困难1

曹操闻言,叹了一口,道:“刘备者,当世枭雄,我深以为患,然自举兵镇压黄巾以来,却命运多舛,半生漂泊,不得其时。我本以为其就此潦倒一生,却哪曾想,*******,一遇风云便化龙。如今其羽翼已丰,木已成林,想要撼动,何其难也1

曹真闻言,点了点头,认同了曹操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