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泽露将案几上的四个茶杯一字排开,拿起茶壶一一斟酌:“阁老当修书一封,请内侍少监、左、右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两人发兵往吴领文府邸,诈称皇命在身,必得皇帝御赐宝带,调兵鱼符(一种银制的鱼形凭证,始于唐朝,分为左右两半,其中注明持有者的身份与使用范围。鱼符的使用,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为调兵鱼符,一类为证明身份的随身鱼符,还有一种是出入宫门,开关宫门的巡鱼符),钱粮簿等物,此乃吴领文伏杀神策军,劫走粮饷的罪证”

李德裕皱起眉头:“仇、鱼二人非我僚属,安能发兵?”

“仇、鱼二人与内侍监刘弘逸有隙,刘弘逸执掌枢密院,调兵鱼符皆藏其中。吴领文要调兵,刘弘逸安能不知?如果刘弘逸连坐,枢密院必定由仇、鱼二人执掌。其中要害,两人不会不知,阁老所请,他们必应!”

“你放肆!吴领文身为朝廷命官,怎么会劫杀神策军?刘弘逸又为什么会助此谋逆之事?阿翁,断不可听他一派胡言!”

李德裕并没有理会李遥,而是示意谭泽露继续说。

谭泽露将茶壶移到第二个茶杯上:“而后可让仇、鱼二人率神策军逮捕刘弘逸,连坐吴领文之罪,割其舌,斩其手”

李德裕愕然:“好歹毒的计策”

谭泽露往第三个茶杯里加水:“此事必然惊动皇帝,阁老可觐见皇帝,与仇、鱼二人言明吴领文、刘弘逸之罪,皇帝定会处死他们”

“草民料想牛僧孺不敢多言,甚至会对他的得意门生落井下石撇清关系。而阁老可再奏请抄没吴、刘二人家产,充为昭义军饷,这样可平复皇帝三分火,也可在刘从谏那边留下好感,日后可引为援”

李德裕走到案几前望着第四个杯子:“最后一步呢?”

“朝会之前便会有人将草民从住处带走,阁老一定要在朝会上请草民为此案首功,请拜大理寺少卿,寓居李府以防非常之事,此事切不可与仇、鱼等人联系,阁老自请便可成功”

李德裕端起茶杯呷了一口:“以吴领文和刘弘逸换一个大理寺少卿的位置?”

谭泽露摇头:“不,大理寺事关日后成败,必定要争夺”

“咚······咚······”

昼刻尽,鼓楼开始有间隔的击鼓,示意快要宵禁了,谭泽露当即起身告辞:“谋划已和盘托出,草民不敢逗留,先行告退。成败就在今晚,阁老仔细衬思”

李德裕起身将谭泽露送到书房外,随即唤来李寿山将谭泽露送出府,而后返回书房,修书一封,解下官印上的绶带一并交给李遥:“快马送到丹凤门,请监门卫值守转交与仇士良”

“阿翁,你真的要按那个草芥的话做?”,李遥没有去接信。

李德裕将信与绶带塞到李遥的手中:“你可记得宝历年间文曲星坠落长安的事情?”

李遥点头:“记得,敬宗皇帝宝历二年,有星自文曲而来,降于长安亲仁坊御史中丞谭植家里,一时红光漫天,如日初升,沐化天地,谭植之嗣应时而生···”

“你口中的那个草芥,就是谭植的孤子,就是当年名动长安,五岁踏雪赋诗的神童”

“什,什么?!”,李遥愣住了。

李德裕有些失落:“若是你智量才学有他一半,为父也不至于在朝廷上如同哑巴!”

谭泽露离开没多久,一匹快马由李府侧门而出,沿永安渠向南,绕皇城而往丹凤门疾驰,不到半柱香的功夫,便至于城门下。

城上监门卫值守队正喝道:“何人擅闯宫门?速速下马,不然格杀勿论!”

李遥回马举起书信绶带:“我乃辅兴坊李府的李遥,奉家翁之命,传急信与内侍少监仇士良大人(大人是对宦官的称呼),快缒篮,耽搁了事情你们承担不起责任!”

值守队正急忙命人缒篮而下,李遥将书信与绶带放在其中,再次叮嘱:“切不可怠慢!”

很快,书信由监门卫转交与神策军,再由亲卫转交与仇士良。

仇士良拆看书信之后,大惊失色,急忙命人叫来鱼弘志。

平时旷阔的内侍省官衙此时神策军林立,各个手持火把,披甲执锐,虎头面罩遮住了容色。官衙外面,五百多名神策军军士严整待命,火把的光亮映着寒光犀利的长枪。

“鱼大人,牛李之争本与你我无关,可是此事涉及枢密院,当何如?”,仇士良眯起眼睛望着鱼弘志。

鱼弘志放下书信,盯着手中的绶带:“刘弘逸与你我二人的恩怨迟早要解决,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安能放过?想必仇大人已有决断,发兵便是,何故叫我来?”

仇士良如释重负:“事关重大,我不敢独行,你我兄弟在一条线上···”

“仇大人可带前营三百神策军前往靖善坊吴府,待诈出宝带、鱼符、钱簿的下落之后,放孔明灯为号令,我自当率后营五百神策军往枢密院,刘弘逸跑不了!”

“如此甚好,宫内就拜托鱼大人了”

不多时,仇士良率三百左神策军士出兴安门急赴长安城南的靖善坊,而后却又将神策军士分散于吴府附近的黑暗小巷,仇士良一人扣响了吴府的大门。

吴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