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朱带着两人,从坟地里出来,找到一个中西合璧风格的荒废别墅,在里面躲雨。

女孩告诉恨朱,她姓黎,叫黎尤美,人们叫她阿美。老人叫叫黎有德,是她爷爷,大家都叫他德叔。

阿美告诉恨朱,她的家在下龙湾。德叔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涉足红木家具生意。现在在全国各地开有7个红木家具加工厂,在河内、广宁、芒街开了三个红木家俱城,并拥有出口中国市场的外贸许可,生意做得很好。

也正因为如此,德叔被坏人盯上了。之前,先后几次差点被绑架,但都化险为夷。

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德叔请了一个从安南特工部队退役的军人阮雄,负责自己的安全。

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阮雄竟然也对德叔的财产打起了主意。之前,德叔发现阮雄偷家里的摆件出去卖,认为阮雄可能太缺钱,反而给了他一些钱。

没想到,阮雄不但不感谢,反而觉得德叔太小气,给的不够多。

今天,在他们从芒街洽谈生意返回下龙湾的途中,被阮雄安排的人截住,押到这片竹林里,逼迫德叔交出花旗银行的账户密码。

德叔不从,找了个机会,拉着阿美往竹林深处逃去。

此后的事情恨朱就知道了。

而那个领头的黑老大,就是阮雄。另外6个人,都是阮雄的人。

在竹林中,阮雄一伙人追到黎叔和阿美后,利用阿美要挟德叔,就是逼问银行密码。

幸好恨朱及时出现,不然,德叔可能不得不说出银行密码。而说出银行密码后,阮雄一伙人极有可能杀人灭口。

说到这里时,搪瓷盅里的水烧开了。

阿美把它端下来,吹了吹,叫恨朱喝。

之前在雨夜里被淋了个透心凉,现在喝上一碗热水,确实会很舒服。但恨朱考虑到德叔的情况,便让阿美端给德叔喝。

阿美迟疑了一下,走过去,把德叔从沙发上扶起来。

德叔毕竟年老体弱,喝了水后,就沉沉睡去了。

阿美又去接了一盅水,放在火堆上烧了起来。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照片吗?哪里来的?”阿美看到恨朱手里拿的照片,好奇的问道。

恨朱把照片递给她,说:“是在楼上的地面上捡到的,可能是房子主人的照片吧。”

这是一张已经泛黄的合照,照片里共有7个人。从年龄上判断,应该是祖孙三代,包括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还有两男一女三个小孩,最小的是一个5岁左右的小女孩。

从照片上的人衣着上看,年代应当较为久远,和中国民国时期的衣着很相近。

阿美把照片凑在眼前,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是否在回忆起什么。突然,她颤抖着声音,大惊道:“这——这——这就是——黄泉村!这——这——就是吴家鬼宅?!”

恨朱看到阿美惊惧的样子,忍不住问道:“什么黄泉村?什么吴家鬼宅?”

阿美把照片放下,眼睛往周围看了一眼,把身子挪到一个沙发的前面,靠着沙发,似乎感到身后有沙发的遮挡,才放心一些。

她面对着火堆,添了几个木块,道:“没错,这肯定就是那张照片,我曾经看到过。”

接下来,阿美给恨朱讲了一个悲惨而又惊悚的故事。

原来在二战时期,东洋侵占安南时,大量掠夺民间粮食等物资,造成了安南空前绝后的大饥荒,有数百万人在那次饥荒中饿死。

为了对抗饥荒,大家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能吃的虫子、树叶、草根,都被抓来采来挖来吃了。

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没办法从饥荒中活下来。但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黄泉村。

那个时候的黄泉村,虽然地处偏僻,但在村里有一个吴姓的大户人家,从中国清朝末期开始,便长年累月有人在海外经商,积累起了巨额的财富。

有了钱,吴氏家族在20世纪初,便斥巨资在黄泉村修起了这间中西合璧的别墅。这在当时,即使在整个安南,都是屈指可数的。

吴氏家族的人在海外经商中,敏锐的意识到战争可能的到来。便在修建别墅时,在别墅下面悄悄建起了一个的地窖,并悄悄的购进粮食,储存在里面。

后来,在东洋占领时期,东洋人疯狂掠夺民间物资的时候,始终没有查到吴氏家族的地下粮仓。

随着大饥荒的到来,黄泉村的其他村民,都面临着断炊的危险。

在这个时候,吴氏家族的吴老爷子便不露声色的在夜里,悄悄的把装有粮食的粮袋,扔到了断炊的黄泉村村民的院子里。

吴老爷子之所以悄悄的做这件事,主要是不想走漏风声,让东洋人知道。

起初,黄泉村的村民都保持着默契,或者是互相都不知道对方家里莫名出现了粮食的事情。

大家都不讨论,只是默默享受着,以为是来自上天的恩赐。

但那次大饥荒从1944年开始,到1945年中才结束,一年多的时间,时间太长,吴家地下粮仓再大,也经不住全村人的消耗。

渐渐的,黄泉村的饥荒也开始了。

饥饿的村民们,开始谈论起上天赐给的粮袋,也渐渐的把目光集中到了吴家人的身上。

有人说,看到吴家老爷子往家门口扔东西,第二天早上就看到了那袋粮食。

有人说,上一次接到粮袋的晚上,好像看到过吴家的老爷子在门口经过。

有人说,那样的粮袋子好像在吴家看到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