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十月七日

山东,乐陵

县城以西,马颊河北岸平原

一支过万人的队伍延绵两里,数十骑兵掺杂其中缓缓而行。

队伍前方,一面两丈高的红色大纛迎着朝阳烈烈招展,上面赫然绣着一个大大的金色楷体卢字。

卢裕前后缴获马骡七八十,其中有五十多匹战马,要是闲着就太浪费了

他以五个马户和两个终结者为核心,挑选了二十一个勉强能骑马的流民组建了一支中营马队。

队伍一路南下,路上又收纳了两千多人,今天终于是出了北直隶地界进入了山东。

这一路上他都急着赶路,还没有来得及正常练兵。

现在出了北直隶,京师那点本就不太多的注意力也不会再放到他这里,那些磨磨蹭蹭还没出发的剿贼军估计也会打道回府,他终于能好好整编一番了。

正常情况下,明朝官兵都是不能出辖地作战的,而山东明显就不归北直隶的官兵管。

队伍在马颊河边停下,开始准备渡河。

就在此时,南岸五里之外。

卢裕带着刘小龙和三个终结者登上了一片小土坡后,立刻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四野地形。

极目远眺,方圆百里尽是平原地区,无数方块田垄切割了大地,还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村落分布其中。

“星星个星星,连座大点的山都没有,难道要平地扎营?”卢裕嘟囔了两句,立刻选了不远处一块小树林附近的抛荒田作为扎营地。

等主力搭建浮桥部渡河完毕,时间已经是下午一点多。

幸亏终结者力大无穷,砍树什么的力气活几乎是分分钟搞定,不然还不知道要花多久才能搭建出浮桥。

队伍到达选定的扎营地附近后,青壮部被拉出砍树伐木,妇孺老弱则开始烧火做饭。

因为这次的营地要住上好几天甚至半个月,所以不能像之前那样随便整。

卢裕让终结者负责指导且参与其中,严格按照纪效新书所记载的办法修建常驻营盘。

这么一套搞下来,到了傍晚也才堪堪把外围防御弄出个雏形。

没办法,只能先把帐篷搭起来,剩下的明天再说。

吃过晚饭,卢裕在大帐内聚集所有队正宣布了整编计划。

众人互相看了两眼,并没有谁敢提意见。

开玩笑,现在除了中营的部分士卒之外,其他四营可都还没分发武器甲胄呢。

第二天中午,大营初步建成,只剩下壕沟没有挖掘。

但卢裕已经等不及了,吃过午饭他就直接召集军开始整编。

一番漫长的点名后,所有人都被录入花名册。

16岁到40岁的青壮男子共计3759人,16岁到40岁的女性共计5241人,16岁以下孩童236人,40岁以上的老人共计5038人。

之所以会出现青壮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主要就是有两个原因。

其一,很多壮劳力在逃荒前就进入大户家中为奴了。

其二,在到达各城后,当地的大户以及需要劳力的行业,就会雇佣或者直接买入青壮男丁和孩童。

至于那些长的不错的女子,大部分早早就被家乡的大户或人牙子买去了,剩下的这些女子自然难以被看上。

随后,10515名老弱妇孺组成了后勤1旅,主要负责洗衣做饭照顾孩子以及搭帐篷这些事。

后勤旅分为三个团,一个团大约3500人。

其中,孤儿队直接接受卢裕本人的管理。

团级以下按三三制依次设立营、队、连,最小的连级单位是一百三十人。

因为队伍里没有合适的读书人,后勤1旅旅长暂由卢裕自己含泪担任。

除三个团长外,队连级的职务,小部分由卢裕考核过的妇人担任。

对于这一点,下面的意见很大。

首先就是那些老人,他们认为这严重不符合男尊女卑的传统。

很多青壮男子也觉得让女子做官会占了那些本属于他们的位置,而且这还会让他们这些男人觉得好没面子。

最后,卢裕力排众议坚持了自己决定,他完不打算和这些人讲道理。

在这个时代,这种事根本没法讲道理,只能让他们自己去慢慢适应接受。

而对于这些流民来说,生存压力迫在眉睫,只要给他们饭吃,他们很容易就会屈服于卢裕的权力。

更何况卢裕这么做又不是蓄意抬高女性地位,在青壮绝大部分都成为战兵的情况下,后勤旅几乎都是老弱病残,让那些有点能力的女子参与小部分基层管理也是没办法的事。

青壮中抽出3645人按后勤旅的编制组成了第1步兵团,只不过连级单位下面又加了排、班两个单位,一个步兵班标准15人。

剩下的144人组成卢裕的近卫队,由一号担任队长,刘小龙担任副队长。

其中除了马队的那些人外,剩下的都是原中营内看起来最老实的那批人。

近卫队每人都被分发到了一套黑色棉甲、一套锁甲以及一套黑色布面铁罩甲。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黑樱铁盔和一张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