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的承载,又有诺言的履行,希望才会遍地而生,生命才会因此而幸福不已。

1977年,断开了11年而又重新恢复的高考,使千千万万的人重新拾起了承诺,并竭尽全力想方设法为此付出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拼搏。那些原本扎根广大农村的知青们,此时已然感到光有激情和干劲是很难战胜天地的。他们深刻领悟到了,知识就是力量,只是才是力量,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也唯有知识才能改变落后的生产力。想要改变社会和祖国,也必须得靠知识,渊博的知识。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才能推动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进步,才能更好的促进生产的发展。生产发展了,自己原先到农村去干一番大事业的伟大承诺才能实现。

说到底,高考虽然只是我们人生众多诺言中的其中一个,然而它至关重要。每个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诺言叠加着另一个诺言,我们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承诺,而且要不断地去践行它们,逐个逐个地将它们变为现实。我们既不能让它们累积,也不能让它们断开,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尽我们的最大努力去兑现我们当下的诺言。

高考这个诺言的重要性,源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下一个诺言的许下与践行,甚至会影响我们第N个诺言的许下与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视高考为自己人生的转折点,甚至等同于自己的生命,这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李平聪教授曾经说过,当1977年高考恢复后,一些农场的场长有意为难一些政治成分较为复杂的知青,不让他们报名参加高考。当时,李平聪教授所在的农场就有两名知青以绝食的姿态来表明他对待此事的坚决态度,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参加高考,除非身死人亡。

李平聪教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偷书”复习的故事,当李教授被告知他已经顺利通过高考报名时,他和他的两位朋友硬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当地图书馆“偷书”来复习,到了图书馆找书翻书的时候,竟然发现书架上的每本书上都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因为它们已经被关了将近十年的时间。

后来,李平聪教授和他的这两位朋友都考上各自心仪的大学,正是这1977年恢复了的高考,改写了李平聪教授的人生轨迹,也改写了千千万万知青分子的传奇命运。

1977年的高考,它对于李教授这位六九届的知青来说,中间已经断开了整整八年的时间。而03年的高考,到如今06年离我也产生了3年的距离。虽然事过境迁,我心已淡。可是每当李教授讲起他参加高考的趣事时,我的脑海里又不知不觉把自己参加高考的感受重新过了一遍,那种情景仿佛就在眼前。而明天就是06年高考的第一天,因此有感而发,从而写下了上面这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