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作者菌已在前文指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宋代收支基本平衡。

即使出现财政赤字,宋代也有太祖时设立的“封桩库”和神宗时设立的“元丰库”以备不时之需。

如庆历2年6月一次就拿出内藏银200万两、绢200万匹以补三司经费之不足。

至于52座原封库所藏,当时官员认为可供20年之用。

即使到了最会花钱的宋徽宗手中,穷奢极欲,浪费惊人,居然也没有打到封桩库和元丰库的主意。

以致于靖康元年金军攻人开封时,检视府库,见封桩库和元丰库“皆充盈满溢”,搬运时“三日不绝”。

至于给辽、夏以及后来金国的岁币,之前好像已经说过了,在宋朝的财政收入中占的比例其实微不足道,那也是因为遇上了蛮不讲理而又贪财的野小子不得不花钱“买安”的无奈之举。

但这笔收入其实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在彼此之间的贸易中宋方所得的利润远超岁币支出(以宋金贸易为例,光买茶叶金方就要掏70万两白银,而绍兴和议规定的岁币为25万两)。

“冗费”并未让宋朝到“积贫”的地步。

“积贫”之说难以成立,“积弱”之说也不符合实际。

宋朝的军事实力,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

虽然因为承平日久,不免文恬武嬉,但在外患的压力下,宋朝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

宋代的军事训练、武器装备水平都是一流的。

在统一中土之战中北宋军队表现出的势如破竹的强大战斗力令人刮目相看。

南宋初年,在战火中淬炼出来的宋军愈战愈强,打得不可一世的金军节节败退,并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胆寒之声。

宋史专家朱瑞熙先生在新修订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宋朝”条目中,修正了以往强调宋朝对辽金等国处于劣势地位的说法,认为北宋与辽朝长期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尤其是“澶渊之盟”以后。

南宋与金朝,除宋高宗统治的前15年外,在“绍兴和议”之后的长时期内,双方实力相当,谁也奈何不了谁。

南宋后期,蒙古军南下攻宋,南宋在长达45年的时间里对蒙元这一劲敌虽处于劣势地位,但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而蒙古的崛起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异数”,对当时所有的国家来说,蒙古都是“千年未有之强敌”,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

然而,蒙古军征服世界遇到的最强劲对手就是南宋!

大家要是不信的话可以比较这样一组数据;蒙古征服西辽用了1年;

蒙古征服花刺子模用了1年半,蒙古征服罗斯联盟(今俄罗斯)用了5年,蒙古征服波斯和阿拔斯王朝用了8年,蒙古征服西夏用了10年,蒙古征服金朝用了22年,而蒙古彻底打败人们印象中所谓文弱的南宋居然用了45年!

而且这也是蒙古军最大规模的调兵遣将,以举国之兵进攻一国,还要通过迂回包抄(灭亡大理后形成两面夹击)、多年苦战之后才艰难取得胜利,这在蒙古征服史上是仅有的一次。

更令蒙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大汗(蒙哥)也在南宋的钓鱼城下受伤殒命,南宋成为蒙古人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因此“积弱”之说,也是难以成立的。

所以作者菌认为,宋朝在与辽、金、蒙作战中之所以不能取得优势,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外,有三大原因同样不可忽视:一是燕云十六州之失。

五代石敬瑭为当皇帝,献燕云十六州于辽国,致使中原大地门户洞开。

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进则直叩中原,连富庶繁华的汴京也时时处在兵锋的威胁之下;退则足以自保,据幽燕之地利,易守难攻。

这一对中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战略要地的丢失,给宋王朝留下了无穷的后患。

连雄才大略的宋太祖也不得不定下“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并设立封桩库以备伐辽(《宋史纪事本末》载:赵匡胤于乾德三年八月设置封桩库,打算蓄满四五百万后,向契丹赎买幽燕之地。

如果不成,“以二十匹绢赐一胡人首,彼精兵不过十万,止费我二百万匹绢,则虏尽矣!”)。

后来宋太宗伐辽,因进退失据和指挥失当而遭遇惨痛失败。

收复燕云十六州成为宋王朝永远没能完成的梦想。

直到明朝建立后燕云十六州才重回中原王朝之手,石敬瑭的毒流了400年!

二是敌国的马匹禁运。

与宋先后对峙的辽、夏、金、蒙等国,深知自身的优势在于骑兵。

所以为了保持这种优势,这三国长期一来都对宋朝实行马匹禁运。

虽然通过走私贸易宋朝也能获得一些马匹,但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

而且官养军马耗费巨大,效果不佳,根本无法建立一支剽悍的骑兵与北方游牧民族抗衡。

王安石变法试图以“保马法”改革这一弊端,但收效甚微。

没有强大的骑兵使宋军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中付出了巨大代价。

虽然宋军以高度的智慧总结出一系列

“步兵破骑兵”的战术,并取得了像郾城之战那样的大捷,但由于骑兵行动迅捷,很难全歼敌军,始终无法毕其功于一役。

三是技术革命的瓶颈制约。

北宋时期《梦溪笔谈》的问世标志着工匠传统与哲学传统合流趋势的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