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阿姨,您的糖葫芦。”吴小哥将两串糖葫芦装进油纸袋里,利落的在封口处折了两下封好后递给街坊。

“哎呀……真是的,你还真多给了我两颗啊。你这样弄得我多不好意思的。”阿姨笑呵呵的说。

“阿姨您就拿着吧。”吴钱氏将一串糖葫芦递给那三个打弹珠的小孩儿后,直起身看向阿姨,笑着说。

“那……我就真收了?”阿姨犹豫了下左右看看,等吴小哥小两口点头后,这才笑吟吟的接过纸袋子,并教着自己的小孙孙冲叔叔阿姨说谢谢。

又聊了几句后阿姨正打算转身离开,却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似的,重新扭过身来看向五小哥两人,“对了小吴呀,有个事我要跟你们说嘞。”

说完她左右看了看后,凑近了两人压低了声,神神秘秘的开口,“刚刚跟你们说的那边那家果脯店,你们可得留心嘞,我听说他们最近一直在研究你们家的糖葫芦。可不能让他们学了去了,得藏好了知道吗?”

比起吴钱氏脸上的诧异,反倒是吴小哥一脸镇定,笑着点头说“知道了阿姨”后,将人送走,便继续忙碌手上的事。

好像一点不在意刚刚街坊说的话。

倒是吴钱氏等阿姨走后,几次抬头看了丈夫好几眼,见他真的没反应后,这才终于忍不住开口问,“你真的不在意刚刚阿姨说的话呀?”

“什么?”吴小哥扭头,想了想后才明白过来妻子说的是什么事。

恍然一笑后继续将剩余的糖葫芦放橱柜里,一面漫不经心的说,“怕什么,他们家又不是第一天打听我们家的糖葫芦了,可这么几年下来还不是没结果嘛,所以别担心了。”

……也是。

吴钱氏听丈夫这样一说觉得确实是这个道理,便默默点了点头。

站在一旁看着丈夫微微调整橱窗里的糖葫芦,最外层的那层糖衣,隔着玻璃在阳光下像红宝石一样好看,让人见了自觉满口生津。便顿了顿后禁不住微带赞叹的又开口,“有学问的人就是不一样,连吃方面也比我们有想法。”

吴钱氏顿了顿后又看向丈夫笑,“要不是宋小姐告诉我们这么个好方子,估计我们还没现在的好生意呢。”

吴小哥听了也连连点头,觉得妻子说得在理。

吴家果脯店这糖葫芦,虽说被称为“糖葫芦”,外形也一模一样,但却不是外面插在草棍子上叫卖的糖葫芦。

细说起来这事也是个趣事。

那时宋圆约莫十一、二岁,原本以前一直和宋行舟关系不好的她,却在和宋行舟双双落水后,变成了他的小尾巴。

时常哥哥去哪儿,她就跟着去哪儿。

虽说宋行舟有时候也觉得多这么一条小尾巴挺烦的,但止不住每次凶她,宋圆就用自己那双可爱的圆圆眼瞅着自己。也不用多说什么,就这样默默瞅着就能看得宋大少爷抓着头发,妥协大喊“行行行!我怕你了你跟!”

但是吧……少年的心思。有时候也和少女一样难猜。

那次宋圆跟着宋行舟出门,刚开始好好的。谁知道半路上宋行舟就嫌麻烦了,竟然和顾勋一起故意甩掉宋圆,两人偷偷跑掉。

而迷路后七拐八拐的宋圆,便这么巧的,被吴小哥他们给捡到了。

说起来也是宋圆运气好。

吴小哥是杜妈的小儿子,当初和吴钱氏结婚的时候,宋大太太秦年雅可是添置不少好东西给他们。

毕竟杜妈是秦年雅的奶妈嘛,自然和寻常下人不同了。

就连现在这间果脯店,有三分之一的钱都是秦年雅出的。

所以那个时候,杜妈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小儿媳妇去宋公馆见大太太,向她道谢时,两人曾经远远的见过宋圆。

虽说很奇怪为什么她一个人居然跑到了小东门,但还是赶紧将她带回果脯店里,然后立刻给宋公馆打了电话叫人来接。

那时吴小哥他们的女儿才两岁,真是爱哭闹的时候。吴钱氏当姑娘的时候就听过宋圆小姐脾气大,很不好惹。

所以特别担心宋圆一个不高兴便使脸色。

但万万没想到,人宋小姐不仅帮着哄小孩,还和周围好奇看着自己的同龄人也很好好说话,哪里有半点刁蛮的样子。

大约是等得无聊,刚好那时吴小哥在用山楂做果丹皮,宋圆就跑去一旁看。

吴钱氏得看着店铺,所以也不知道两人在后院说了什么。反正等宋家的人来接时,宋圆和吴小哥已经说了大办了。

一个说一个听,这“糖葫芦”便这样捣鼓了出来。

以前他们家的果脯店生意只能说过得去,但自从多了这么个招牌后,生意便逐渐好了起来。

慢慢的赚多了,便有更多盈利进更多的新式零食。品种多了起来,自然是越来越好。以前只能赚街坊小孩儿们的钱,现在住在附近的摩登小姐们,也更喜欢在他们这儿来买水果糖。

糖果品种多不说,甚至有国外的硬糖。请朋友到家里打牌的时候,端一小盘出来也特别有面子不是?

所以吴家果脯店有今天,还真得多谢人家宋小姐才是。

吴钱氏想到这后,扭头便对吴小哥说,“我给咱娘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