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剑捍中原九桃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建德十九年春闺经初试殿试终于放榜。放榜之日,上京城可以说是万人空巷,唯贡院门口人山人海,有如过年,人们簇拥在金榜前,议论纷纷。本次春闱,擢一甲状元一名,一甲榜眼二名,一甲探花三品,并擢二甲进士三十名,共擢取三十六名寒门入仕。

傅明杰的金猪春联帖为潭州赵凯易购得,傅明杰对这个赵凯易一无所知;高长海一帖为关中梅毅举所得,也不知这个梅毅举与关中尉迟有没有关联;至于魏延州之帖,则为中京谭子飞所有,三幅字帖都是百金,分文不少,概不赊欠还价,属一锤子的买卖。

至于童言,名落孙山,与金榜题名无缘。

还真是金猪有福,三十六名新科进士的答卷在中和殿供当今天子审阅,钦定状元归属,建德帝听戚树成读到赵凯易之卷,目光炯炯,金口玉言,当即御批,擢赵凯易为一甲第一名。到得放榜之日,赵凯易的名字高居榜首,梅毅举列第十名,谭子飞列第二十八。

倒也不能说此三人如童言所言,金榜题名光凭金银,没有真才实学。

供当今天子审阅的答卷为殿试之卷,从百名初试者的答卷中甄选,再提交天子审阅。殿试开考之地为太和殿,丹墀之地,考题为当今天子当场命题:时务策。策问中原草原通商于陇西的利弊。众目睽睽之下,立论高深与否,都得当场自行挥笔立就,容不得一丝舞弊。如此严谨的考录程序,说赵凯易、梅毅举、谭子飞等人的状元、进士为百金购得,说出来谁信?尤其是赵凯易的状元,为当今天子钦点,如若说这个状元有假,那岂不是说当今天子有眼无珠?若拿不出真凭实据,胆敢在太和殿胡乱参奏,谁又敢担保当今天子在震怒之下,不会朱砂御批,来一个斩立决。饶是参本无数的高长海,也是不敢逾越,毕竟科举一事,事关国策,涉及天下将来国祚,哪里敢冒天子之大不韪。

不管童言所言之事是真是假,即便是真有其事,至此,也已是尘埃落定,即便此时落下一二丝尘埃,也溅不起丝毫的浪花,于事无补,于事无益。

琼王府里,杏子青青,有了拇指大小。李然于书房凉台设宴,宴请之人不是别人,正是那落魄秀才童言。傅明杰作陪。

面对琼王李然,童言倒也落落大方。

李然举杯,童言谢过琼王,将面前酒盅里的黄酒一饮而尽。

李然笑了笑,道:“你的初试卷和殿试卷,我都找来看了,字迹清隽,字字生珠,尤其是殿试的时务策,立论新颖,有颇多出彩之处。如若我是殿试考官,定会将你录入三十六人名单。”

童言笑道:“初试入围,童某凭得是真才实学,至于殿试,为当今天子钦点,童某虽然不能苟同,却也不敢妄自菲薄。其他人暂且不论,但要说中京之谭子飞,同为一府之秀才,童某倒是相识,他的答卷我也是略知一二,就他那‘草原贫瘠,断两地之商贸,可置草原于不堪之境,于中原有利’的论调,童某实在是不敢苟同,与童某的论卷正好大相径庭。两地商贸之所以如火如荼,是因为两地各有所需,互通有无,为两地之切身需求,如若没有需求,无利可图,即便官府大力倡导,只怕也是无济于事,两地商贸势必死气沉沉,哪里会有今日的鼎盛。就拿中京府通衢草原来说,中京府的云台县盛产茶叶,上杭桑养盛行,由此带动了中京府的织造业,中京的茶叶、绫罗绸缎在草原广受欢迎,大行其道,我朝用茶叶、绫罗绸缎去换草原的银子,矿产,有何不可,于中原自是大有其利,真要是隔断两地通衢,势必会影响中京的种植和织造,断了千家万户的营生,百姓贫瘠,官府如若不顾及百姓的营生,横征暴敛,势必引起朝局的动荡,官府如若顾及百姓营生,府库的库银势必锐减,征与不征都是难事,此等策略,于国何益于民何益?”

李然看着童言,赞道:“就凭你这见地,不入金榜,还真是国之损失。但也不能说谭子飞的时策一无是处,当今天子之所以出‘时务策’,就是许考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尤其是谭子飞的所思所想,朝堂之上持有此观点的朝堂股肱不在少数,很容易引起朝臣的共鸣,取其入册,也是可以理解。”

童言淡淡一笑:“那只能说是谭子飞随大流,取巧而已。当今天子既然出此题,不是为了听老生常谈,而是为了听真知灼见。我童言能不能金榜题名倒在其次,只是心里未免有些遗憾,我的肺腑之言不能让当今天子知晓,让当今天子有所触动,不得不憾。”

李然笑道:“你就怎知,你的答卷,天子没有看到?”

童言愕然:“此话怎讲?”

李然笑了笑,直言道:“那日本王看了你的答卷,也觉得你的立意有可取之处,于是找了个机会,将答卷交给大总管看了看,大总管对此也是认可,有了大总管的首肯,你的答卷自然也就会出现在天子的案头,天子绝对不会等闲视之,不过很是遗憾,天子至今沉默,没有只字片语,只是圈阅。”

童言欣慰:“能让天子知晓就好,其他都在其次。”

李然笑道:“父皇钦定金榜,属金科玉律,事已至此,结果不容更改。你既然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