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进入了一九五一年。

春节刚过,余茂生就向玉梅报告了一个好消息。原来,是柳眉女士那边给医馆拉来了一笔投资,想扩大场馆规模

林玉梅感到有些突然。

虽说“美达”稍有起色,可距离扩张还远着呢!这步子迈得是不是有点太大了?可有人投资总归是件好事,至少他们名下的这些原始股份,价值立马翻了一番。

对此,余炳坤那边也没异议。

他回到家,跟家里人一说。老爷子翘着胡子,笑道:“哦呦,咱家的小神医是有财神相助啊?这事还真干成了……”老太太嘴上没说,可心里明白孙媳妇是个有福的,这运气真是不一般啊!

两天过后,由柳女士牵头在酒楼里开了一个碰头会。

在坐的主要有余炳坤、林文宣、余茂生和林玉梅,他们都是医馆的股东。柳女士作为新晋股东的权代表,信心十足。她拿出了一份商业计划书,把未来三年“美达”医馆的发展纲要向在座的各位阐述了一番。

柳女士说:“接下来,我们要把“美达”办成一家专门为女子提供养生服务的休闲会所,主要采取会员制,各项章程制度马上就会拟定出来,今后我们就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努力……”

林玉梅听着,感觉像在做梦。

开医馆本来是想多一个谋生的路子,却从未想过要搞得这么大?

可现在有资本注入,立马就不同了。这笔资金是哪家投的?她和老余并不是很清楚。明面上是由柳女士负责这笔资金的运作,她也会对经营管理方面提供一些支持。

对于日常经营,柳女士说平时她不在馆里露面,会派几名专业人士进来。财务和技术方面还请林大夫作为主导,另外要对新进人员加以培训。

余炳坤和林文宣一开始只是想帮孩子们一把,对医馆并未报太大期望。现在,对这些条件自然毫无异议。在明确了责权利之后,事情很快就定了下来。

柳女士请了专业人士拟定了股权协议,各位股东都在协议上签了字。

三月里,医馆开始扩建了。

余炳坤找到房东把二楼也租了下来。这样门脸不变,顾客们可以沿着楼梯上去。林玉梅还画了一张草图,把楼上分为理疗区和休闲区,还专门隔出一排单间作为贵宾室。装修风格要与楼下相对应,保持那种简洁素雅的格调。

经过一番紧张忙碌,终于完工了。

场馆内外,看着格外温馨。而“美达”也摇身一变,成了一家高档闲适类的养生会所。

这时候,柳女士介绍了一位邱女士过来。

她三十出头,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着十分严谨。她是医科专业毕业的,主要负责医馆的运营管理。另外,还招了一批有护理经验的年轻女子作为技师。茂勤小姐主要负责账务,这个是余炳坤特意要求的。

林玉梅虽然挂着个总经理的名头,却把权力都下放给了邱女士。

她不想把自己搞得太累。这摊子铺得太大了,就交给其他人来做吧?她想,只要固守着传统技艺比什么都踏实。况且妞妞还小,得腾出时间和精力来照看好自己的女儿。

余茂生也怕玉梅累着,见她如此想得开也就放了心。父亲特地叮嘱过他,说让玉梅把控着财政大权就成,只要财务上不出差错就不会有啥问题。

对于邱女士他并不了解。不过柳眉提到了一点,说所有安排进来的都是自己人,尽管放心好了。他把这话跟玉梅透了底,玉梅笑着说道:“唔,我早就猜到了,柳女士在下一盘大棋。”

这盘棋,究竟有多大?

在没有见到具体成效之前,还不好做出判断。

*

“美达”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这里无论是装修风格,还是运营模式都颇具现代色彩,与香江这种东西方文化交汇地所碰撞出的火花也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前期的口碑宣传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林大夫的医术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馆里不接待男性顾客,从前台到技师都是女子,环境相对安。而那些前来理疗的太太小姐们,也不用担心任何风言风语,想呆多久都可以。

对二楼的休闲区,林玉梅和邱女士颇下了一番功夫。

这里摆放着舒适的沙发和茶座,留声机里播放着轻柔舒缓的音乐。另外,还向会员们提供茶水茶点、棋牌麻将等等,颇受太太小姐们的欢迎。

医馆所在的这一片区域,北方人居多。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混着,有什么动静也传得特别快。到了初夏时节,“美达”的声誉就打响了。一时间,这里成了太太小姐们的休闲聚会场所。

而女人们聚在一起,话题就特别多。

从时政新闻到八卦娱乐、从金融债券到黑市买卖,是应有尽有。会员里面不乏旧官僚、旧军人的家眷,都有各自的小圈子和发财路子,一来二去的这里也成了小道消息的交换场所,也吸引了更多的太太们加入进来。

柳眉女士所安插下的人手,把各种消息都收集了起来。

这些内容都是零零碎碎的,需要加以分析,还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