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诛杀皇甫嵩和朱儁的消息,一个月之后才传到了张毅手上,而此时张毅在北境已经足足待了半年之久。

得到皇甫嵩和朱儁被杀的消息之后,张毅立刻将司马微等人部召集到了身边,询问众人对此事的看法,当然,不用询问众人张毅也知道董卓的野心,但他还是需要一众谋士给他提出中肯的建议。

在得知张毅招自己来的目的之后,众臣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竟无一例外的认为,董卓是意图谋夺帝位,其中司马微认为,此时乌丸已经不再构成威胁,当务之急应该马上挥师南下,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兵讨伐董卓。

此次北伐之战,张毅其实打得颇为艰苦,乌丸军战斗力非常强横,在荒原之上,以步卒为主的张毅大军非常吃亏,五万行军阵亡了近两万人,改编过来的八万降卒,损失了近三万,鲜卑各部也损失了近八万人马。

好在有司马微等人出谋划策,鲁肃建议对乌丸内部采取分化瓦解的手段,之后鲁肃与周瑜又分别出使乌丸各个部盟,在威逼利诱诸般手段的作用之下,由多个部落临时组织起的乌丸大军开始相互猜忌离心离德。

与此同时,陈宫使计诱乌丸王蹋顿极其麾下八万众入重围,然后伏兵四面杀出,猝不及防的乌丸军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乌丸王蹋顿在乱军之中被张飞一矛挑死,随后,张毅大军乘势攻下柳城。

定平军一战而灭乌丸王八万众,随即拔下柳城,兵锋之锐,一时无两,乌丸其他各部惊恐万分,于是纷纷遣使表达归附之意。

张毅趁机收编乌丸各部,如有不服者,则尽屠其部落人口,斩草除根,不过张毅对于那些收编过来的乌丸部落却非常好,张毅曾公开说,愿意入华夏者就是华夏之民,对待他们将不分彼此一视同仁。

张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张毅便尽收乌丸民心,得乌丸骑兵六万众,这六万乌丸骑兵,张毅交由张飞来统领。

虽说现在乌丸这边战局已定,但张毅却不想自己先挑头跟董卓翻脸,所以他没有立刻挥兵南下,而是命人给董卓送去了一份呈报,呈报上说,自己伤亡惨重,二十五万大军已经折损近半,而且乌丸人还有五万有生力量,希望董卓发兵发粮,助自己尽快剿灭乌丸之乱。

若说诛杀了皇甫嵩和朱儁之后,董卓只是稍稍有些嚣张的话,那自从张毅发回苦战的呈报之后,董卓便越来越跋扈。

几个朝臣因为对董卓稍有不满就被他下狱甚至处死,董卓还在朝中大肆安插亲信,整个朝廷已经被他完控制,不仅如此,董卓已经撕开对皇帝温顺的面具,竟然公然带剑及甲士进出后宫,睡龙床,凌辱汉灵帝留下的太妃以及宫女,好在之前董卓按照约定将何太后和刘辩交给了张毅,不然姿色貌美的何太后估计会被董卓玩烂后在弄死。

董卓在朝中大肆屠戮异己,而皇帝年幼敢怒不敢言,大汉朝顿时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袁绍叔父袁隗在朝为官,一日献帝招他觐见。

袁隗匆匆来到宫门,守门卫士执枪喝道:“来者何人?”

袁隗连忙道:“我乃司徒袁隗,奉陛下诏特来觐见。”

卫士让开门径道:“进去吧,不过司徒大人谨记只能呆半个时辰,否则定斩不赦。”

“这是为何?”

“这是太师的命令。”

袁隗顿时哑然,赶紧快步朝内宫走去。

半个时辰快到时,袁隗便一路小跑着出来了,刚要出宫门时,卫士又拦住了他。“袁司徒请留步。”

袁隗惶急地说道:“何事?我并没有超过半个时辰。”

卫士冷着脸道:“我知道你没超过半个时辰,不过太师有令,凡是出宫的人都得搜身。”

说着,便不由分说地将袁隗抓住,然后上上下下仔细搜索起来。

被搜身的袁隗面色煞白,眼神中有难以掩饰地惊恐之色,好在此时并没有人注意到袁隗的神色。

半晌后,卫士并没有在袁隗身上找到任何惹眼的东西,于是便让袁隗离开了。

离开皇宫回到家中,袁隗当场便瘫软下去,袁隗的妻子惊问原因,袁隗只是摇头不答。

当天,袁隗让妻子为他收拾行装,吃过中饭,袁隗便只带两个随从离开了洛阳。

傍晚时,董卓来到皇宫,准备好好乐乐,临入宫时,问守门卫士:“今天可有闲杂人进宫?”

卫士拜道:“回禀太师,早上袁隗曾奉召入宫。”

“哦,可有异常?”

“并无异常。”

董卓点了点头便没再将这事放在心上了,这段时间以来,董卓频频入宫,倒不是耍什么阴谋,而是恋上了先帝嫔妃的床,董卓夜宿龙床,遍淫嫔妃,这事后来传入了民间,董卓的声誉至此更是一落千丈,许多人都在暗地里称董卓为国贼。

袁隗自出洛阳后,日夜兼程,终于在半月后到达了渤海。

此时,袁绍正在渤海屯田练兵,得知叔父到访,袁绍非常惊喜。

“绍拜见叔父。”

袁绍端正衣冠,于大堂中拜见袁隗,袁隗连忙将袁绍扶起:“本初毋须多礼,我今次来是有要事要委托于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