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她搭了杜梅的手下车,立在王宅前微微点头:“听闻王家素来持正,是文官中的清流。今日一见,竟连守门的小哥也端方得很。”

&ep;&ep;站在一旁的小厮喜笑颜开,忙引她进门,直把她送到前院才拱手离开。

&ep;&ep;前院摆了数不清的盆景,先头到的世家贵女们“姐姐妹妹”地叫着,挽了手赏花看景。

&ep;&ep;何龄对盆景无甚兴趣,带了杜梅往正堂的席面上去:“王家的药膳在京都也是有些名声的,今日你既来了,就留些心,回去后做几个我爱吃的……”

&ep;&ep;没等进堂,她却脚步一顿。

&ep;&ep;一名珠翠满头的女子背对着她,站在正堂门口的大方桌旁,身形瞧着有些眼熟。

&ep;&ep;“方姑娘?”她出声试探。

&ep;&ep;那女子转过身来,果然是方如逸。

&ep;&ep;何龄含笑上前,施施然行了一礼:“几日未见,方姑娘越发明丽动人了。”

&ep;&ep;方如逸回礼道:“原来是何姑娘,我记得前两日在顾家的花宴上见过你,没想到今日又在此处相逢,真是有缘。”

&ep;&ep;何龄眼底闪过一丝惊讶。

&ep;&ep;那日在顾家时,她被几个贵女讥得满脸通红,咬着唇独自坐在一旁,席面未散便走了。这才过了几天,她居然跟个没事人似的又来了,一开口还把话说得如此圆满。

&ep;&ep;看来和梁王结亲,给了她不少底气。

&ep;&ep;想到这一层,何龄心里浮了些恼怒,面上却笑得越发和善:“是呢,原来我同方姑娘这般有缘。对了,方姑娘刚才在看什么?”

&ep;&ep;方如逸指着面前那张大方桌,上面垒了高塔似的糖食,被印着“定胜”字样的果子围在中央:

&ep;&ep;“我在漠北时,但凡开宴,大家就把熟羊肉往大桌子上一摆,谁想吃,便自己拿刀去割上一块。如今京都的花宴,竟也如此自在,把糖食果子放在长桌上,叫人随吃随拿。”

&ep;&ep;何龄心中暗笑,这土包子还真没见过世面,连吃看桌席都不晓得。

&ep;&ep;“方姑娘,那你可瞧上什么喜欢的果子?”

&ep;&ep;“这定胜糕看着不错。”

&ep;&ep;方如逸说着便要伸手去拿一块,何龄忙拉住她,掩面笑道:“方姑娘快别如此!这是‘吃看桌席’,上面的糖食果子是摆来给人看的,不能吃。”

&ep;&ep;说话间,七八名世家女围了来。

&ep;&ep;她们早就听说这漠北来的方如逸,比那等小家碧玉都还没见识,今日得遇一回,定要好好开眼,回去说给姐妹婆姨们听。

&ep;&ep;茶余饭后,总要有些笑谈不是。

&ep;&ep;“高顶方糖,定胜簇盘,方姑娘在漠北没见过这个?”定远将军陈殊嫡女陈织吟,穿了身绿萝裙衫,慢悠悠道。

&ep;&ep;方如逸脸上腾了老大的惊讶:“原来这些糖饼果子不是给我们吃的?”

&ep;&ep;“这是‘看物’,装点席面用的,我们怎可吃这些。”

&ep;&ep;方如逸轻叹一声,满脸可惜:“这么好的点心,居然只是摆着给人看,真是浪费。”

&ep;&ep;围在一旁的世家女们笑得捂了嘴,嘲讽的眼神乱飞了一阵。

&ep;&ep;何龄暗自得意,正要开口装个好人,却听方如逸道:“看来以后我得多在各家的花宴上走动走动,长长世面。毕竟我马上就要嫁进梁王府了,以后自然要替梁王操办席面花宴,多学一些也是好的。”

&ep;&ep;何龄脸色一僵,捏紧了帕子,极力扯了扯嘴角:“都忘了方姑娘是未过门的梁王妃了,京都的花宴有大有小,你可有得学呢。”

&ep;&ep;“何姑娘,这都还没过门,怎的就叫上梁王妃了?”陈织吟皱着眉道。“方姑娘,你从小在漠北长大,没见过几回花宴,便是眼下紧赶慢赶地学上一回,只怕也不过是依样画葫芦,装不了真章。”

&ep;&ep;方如逸抬手拢了拢鬓发:“话虽如此,可将来我毕竟要做梁王正妃,就算只是画出个依样的葫芦,多少也能充充场面。”

&ep;&ep;陈织吟侧过身,翻了个白眼:“方姑娘对这桩亲事甚是满意吧?这几日但凡去参加花宴,总要提上一嘴,生怕别人不知你要嫁进梁王府。”

&ep;&ep;方如逸笑得团圆:“圣上赐婚,我心里自然是一万个满意。王爷待我也很好,今日这身织锦月华裙,就是王爷所赠。还有步摇和簪子,满满地摆了一院子,我只戴了几个出来。”

&ep;&ep;何龄的脸色有些绷不住,别了头不言语。

&ep;&ep;陈织吟却忽地转过身来,冷冷道:“方姑娘,你说笑呢?瞧瞧你这插了满头的钗子,连头发都看不见了,这能算是几个?”

&ep;&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