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事,怎么就没法子跟粮商沟通一下,别说平抑粮价了,哪怕稍微多放那么一点粮,不跟现在似的弄得一粮难求。

&ep;&ep;然而很快又觉得自己真是想得太多,县令要是那么容易左右粮商,粮价也不会这样一天一个价。

&ep;&ep;县里的主官真要是能和粮商坐在一起有商有量,周村正觉得两相勾结的概率还大一些。

&ep;&ep;平抑粮价?

&ep;&ep;他这么些年是没运气看到过这样的好官。

&ep;&ep;一路无话,回到村里,桑萝提前在村道边就从小路走了,而周村正一行人则是一进村就被那些已经开始关注粮价的村民围上。

&ep;&ep;终于有人熬不住心里的焦灼,寻思着高价就高价吧,也买一点囤上,但算计着不舍得那办过所的钱和每天的进城费,就寻思让陈有田几人帮着带一些。

&ep;&ep;干等了半上午,结果就看到陈有田几人空车空手的回来了,登时变了脸。

&ep;&ep;村里人怎样,桑萝都不关心。

&ep;&ep;她回到家里,把买来的那一斤绵先收收好。

&ep;&ep;沈安和沈宁凑过去瞧,这样新这样雪白的绵,兄妹俩还没瞧过,又松又软,沈宁捏了又捏,稀罕得很。

&ep;&ep;“大嫂,这个做被子吗?”

&ep;&ep;桑萝点头:“对,等再攒一攒吧,有三四斤了咱们再做,最近咱们三个人挤挤,盖两床被子,再把还没用的布料也用来压压被面。”

&ep;&ep;九月的天白天其实还好,有新的秋衣穿着不会冷,再到十月,把旧秋衣也加上,穿上两件也过得去。

&ep;&ep;这时节,山里半夜才冷些,所以棉袄可以后一步,被子却得先做出来。

&ep;&ep;但既然做了,也不好做一床一斤的被子出来,那能叫被子吗?

&ep;&ep;所幸跟三家换了那些个布料能做好几套衣裳的,两床被单用着,多搭几件衣服盖在上边,三个人挤挤睡着,也够把这九月给对付过去了。

&ep;&ep;听说要攒三四斤绵做被子,兄妹俩个眼睛都亮了亮。

&ep;&ep;他们大哥在的时候,兄妹俩也能穿上绵袄、盖上暖和被子的,大哥走了以后,这些就都没有了,好绵都叫三婶拆了换走,她们袄子里是旧得板结的旧绵加上一些芦花,被子里也是一样。

&ep;&ep;看着是绵被绵袄,其实不扛寒,冬天那是真的冷。

&ep;&ep;绵收好了,桑萝就把今儿带回来的那些粮袋子都拿出去洗洗干净晾晒起来,这是实实在在的好东西,也就是大量买粮粮店才会给的,少量的买都是你自家带个布袋子去装。

&ep;&ep;都忙完后,回灶屋里倒一碗水喝了,也不停歇,起身就准备去摘酸枣和神仙树叶子,赚钱置绵被呀。

&ep;&ep;最近酸枣还好,树总在那里,酸枣时不时会有往下掉的,但神仙树叶子在附近已经找不到了,总要走得比较远,所以院子外的石头路修好后,进山的事情桑萝大多是带着背背篓耐力相对好点儿的沈安去,把沈宁留在家里。

&ep;&ep;今天也是一样,两人在山里七拐八绕,转到村子另一面从前来得少的地方,酸枣倒是没少捡,神仙树叶却几乎找不到多少能用的了。

&ep;&ep;沈安犯愁:“大嫂,咱家的神仙豆腐今天还能做得了吗?”

&ep;&ep;事实上,沈安愁的不是今天一天的事,他已经意识到今年怕是已经没办法卖神仙豆腐了。

&ep;&ep;少一样东西,就代表着少一样进项,家里现在可缺钱的,卖素毛肚一直领的是条子,还东福楼的账呢,卖豆腐这几天也拿不到钱,都被他们换了布做衣裳了,天马上要冷,做袄子做被子,还要很多绵。

&ep;&ep;沈安不知道绵的价格,但他大哥从前买过绵回来。

&ep;&ep;沈安记得,那是他大哥跟大山哥两个人进山好几天打到猎物扛到县里卖了才换回来的。

&ep;&ep;猎的是大东西。

&ep;&ep;大哥和大山哥那回都受了点伤。

&ep;&ep;大东西才换回来的绵,肯定非常非常贵。

&ep;&ep;当时大哥把那么些绵弄回来的时候,三婶看得眼都红了,大哥给沈金他们几个也匀了一半,三叔三婶才算有了笑脸。

&ep;&ep;因为这些,绵在沈安心里是跟粮一样贵的东西,而且粮他们地里还能种得出来,绵却没有,他们这个地方没人种,好像一水之隔的邻县是有人种的,那边比这边更暖和一些,绵能长。

&ep;&ep;所以,到处都是花钱的地儿,能赚钱的营生却要少一样了,怎么能不愁。

&ep;&ep;桑萝看看今天转了一个多时辰找到的能用的神仙树叶片,也清楚今年这神仙豆腐是吃到头了,见沈安一张小脸都是愁容,笑道:“行了,别愁,大嫂有法子赚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