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见柳咏絮停住脚步,刘赐接着说道:“我的妈妈是青楼的花魁,我不知道我爸爸是谁,我生下来时爸爸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我只听妈妈说,我爸爸姓刘,是刘伯温的后代,就是帮着洪武皇帝开创咱们大明朝的那个刘伯温,但到我爸爸这一代刘家已经没落了。我听青楼的其他人说,我妈妈很喜欢我爸爸,当时怀上我的时候,所有人都叫妈妈不要生下我,生下孩子对花魁来说是很不利的,她很可能就当不了花魁了,但妈妈还是把我生下来了,她说她想让我继承我爸爸的志向,像刘伯温一样当一个绝代卿相。”

&ep;&ep;柳咏絮听着,忍不住侧过头来。

&ep;&ep;刘赐继续说道:“生下我之后,我妈妈还是当她的花魁,因为她的琴实在是弹得太好了,她的书画也是南京城的一绝,那时江南的名流们没有人不知道她的才情,青楼里面的人都说她是古往今来第一个生了孩子之后还能继续当花魁的女人。不过我还是不能让外人知道我妈妈是谁,对着外人,我不能认我的妈妈,别人问起我的父母是谁,我常常不知道怎么说,所以从小其他小伙伴常常笑我是‘天赐’的,对了,我的名字确实是这个意思,在青楼里面出生的孩子,照惯例会取一个‘赐’字,确实是‘天赐’的意思。”

&ep;&ep;柳咏絮忍不住看了刘赐一眼,这身世确实可怜。

&ep;&ep;刘赐继续说道:“妈妈从小就教我和姐姐读书,她的才学常能驳倒江南那些中过状元探花的才子,只恨她是个女子,考不得科举,但她教我们读书自然是信手拈来的。在她教导下,我的学问很快超过了同辈,偶尔见到那些上过殿试见过皇帝的科榜进士,他们也赞我才学了得。到了我十一岁的时候,我参加了南直隶的童试,我很轻松地就夺魁了,听说当朝翰林学士张居正张大人是十二岁童试夺魁,有神童之名,我则是十一岁就童试夺魁,比张居正大人还要更胜一筹。妈妈从小就教导我,要做个上谋国家大计,下为百姓做主的绝代卿相,童试夺魁之后,我更坚定这是我的理想。妈妈大概是觉得她放心了,或者是这许多年她也累了,所以在两年前的清明节她就离开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ep;&ep;说到这里,刘赐不禁有些哽咽。

&ep;&ep;柳咏絮说道:“你说到你姐姐,你姐姐不是你亲人吗?”

&ep;&ep;刘赐说道:“不,不是,我姐姐是妈妈在生下我之前,在秦淮河漂流的竹篓上捡到的,那年新安江发了大水,很多百姓活不下去,饿死了,他们将婴儿放在竹篓里顺流飘下,希望能被好心人收养,我姐姐就是灾民的孩子。我妈妈收养了她,把我们一起养大,妈妈从小教我们琴棋书画,姐姐学得比我好,长大后她更出落得很好看,青楼背后的那些金主就动了心思,要把她培养成下一任花魁。”

&ep;&ep;柳咏絮问道:“你妈妈同意?”

&ep;&ep;刘赐苦笑道:“不同意有什么办法?我妈妈说是花魁,其实是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青楼的金主们有的是威逼利诱的手段,说到底,妈妈和姐姐都是为了保护我,才在青楼里面忍受的,她们从来不让我看见青楼里面那些污浊的东西,她们只盼着有一天我能考上功名,能救她们出苦海。妈妈走后,姐姐就成了花魁,她的名声比妈妈还要大,毕竟她年轻美貌,那些富家公子都对她趋之若鹜,每逢佳节,来求见她的人能把楼门挤破。因为姐姐名声越来越大,那些金主们又动了心思,他们觉得姐姐奇货可居,所以一直不给那些来客进姐姐的闺房,一直等着吊更大的鱼,他们的算盘打得很准,先是杭州的知府来了,那可是杭州的第一大员,来到我们楼前一掷千金,金主们本想着就他算了,但听说江南织造局的沈大人要来,沈大人是替宫里办事的,权势比杭州知府还要大,那些金主又犹豫了,再后来,来的官越来越大,乃至浙直总督的儿子也来了,这个时候那些金主的胃口已经被撑得没有边了,于是拖了两年,姐姐的闺房还没有被人踏进过。”

&ep;&ep;柳咏絮想了想,她在宫里也曾听说东南直隶有一个花魁名声很大,许多有权势的公子都进不了她闺房。

&ep;&ep;柳咏絮问道:“你姐姐叫什么?”

&ep;&ep;刘赐说道:“虞小宛。”

&ep;&ep;柳咏絮想起来了,是这个名字。

&ep;&ep;刘赐接着说道:“终于在十天前,严世蕃来了,听说天下的权势人物都在说,如今只有严世蕃能够踏进姐姐的闺房,可能是因为这样,严世蕃觉得众望所归吧,他就来了。那些青楼的金主也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了,天底下只有严嵩和皇上比严世蕃更有权势,但皇上是皇上,皇上敢来他们也不敢接,至于严嵩,他都快八十了,所以严世蕃是普天下他们能钓到的最大的鱼了。”

&ep;&ep;柳咏絮说道:“你还出对子难住了严世蕃?”

&ep;&ep;刘赐说道:“是的。那是我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死活。我不愿意别人进姐姐的闺房,这两年来看见有人要进姐姐闺房,我总是会挖空心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