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疗养处是一个狭小的庭院,因为位于内官监的最深处,所以是很幽静的,但也是因为位于最深处,所以是很荒凉的……

&ep;&ep;进了疗养院,刘赐才知道什么叫“城秋草木深,寂寞宫廷晚”,这里面的凄清寂寥真让人欲仙欲死。

&ep;&ep;来到疗养院,刘赐才知道自己担心得太多了,这里面没有其他太监,虽说这里是负责疗养新割的太监,但除了他之外,就没有新割的太监。

&ep;&ep;这一年来紫禁城新进的太监屈指可数,毕竟如今紫禁城中已经有十万太监。

&ep;&ep;十万太监呐!就为了伺候皇帝和他大小老婆的吃喝拉撒。

&ep;&ep;当然,大明朝还需要这些太监为皇帝办事,但怎么算也不需要十万人,整个大明朝算上那些被豪门大户隐匿的人口,总人口也不足一个亿。

&ep;&ep;所以紫禁城中养了大批冗员,加之如今国库紧张,所以从去年嘉靖三十四年开始,新进的太监数目就大幅减少了。

&ep;&ep;看着疗养院空无一人,吴公公和李公公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自然不会有人来关心刘赐,更不会有人来查刘赐到底割没被割。

&ep;&ep;吴公公和李公公放下刘赐之后,确定不会有人来,就走了,他们还兼着很多事情,比如负责祭祀的神官监的事务,神官监是宫里面最多油水的部门。

&ep;&ep;所以他们急急地赶回去了,耽搁了事情也不能耽搁了那些油水。

&ep;&ep;疗养处这个小庭院有三个房间,刘赐被带进其中的一个。

&ep;&ep;终于剩下他一个人,终于不用再装了,他活蹦乱跳地从竹床上爬起来,看着这个房间,这个房间极其狭小,只有一张床,还有一个生锈得快要垮掉的铁架,铁架上是一个油腻腻脏兮兮的铜盆,铜盆上搭着一条已经分辨不清原来颜色的、发黑的棉布。

&ep;&ep;看着这棉布,刘赐想起在内营处门口看见的那个年轻太监手上的那条金蚕丝帕,真是人比人比死人。

&ep;&ep;最奇怪的是,刘赐发现这个房间没有窗,除了一个窄门之外,四面全是墙。

&ep;&ep;很快他想明白了,这是因为送到这里的人都被割了,疗养伤口最忌的就是进风,所以这里盖得密不透风的。

&ep;&ep;刘赐在房间里待了一会儿,就感到有些窒息了,他住惯了巫山楼临着秦淮河的大房间,哪里受得了这种地方。

&ep;&ep;他走出房门,来到这个狭小的庭院里。

&ep;&ep;庭院里空气不错,还有一棵石榴树,可惜的是这石榴树已经濒临枯死了,上面挂着几朵红花也垂着头,似乎风一吹就要掉下来。

&ep;&ep;很快,刘赐就发现这个庭院简直就和这棵石榴树一样,谁活在这里面,也要枯死了。

&ep;&ep;一开始刘赐还觉得没有人来这里是好事,但随着夜幕降临,他发现没有人来,也就没有人来送吃的。

&ep;&ep;从一大清早开始就担惊受怕,一整天一粒米未进,我刘赐哪遭过这种罪!

&ep;&ep;没饭吃,还有天理吗?!

&ep;&ep;但刘赐不敢喊,饿肚子虽然难受,但总比被人发现没被割的好。

&ep;&ep;刘赐活蹦乱跳不超过半个时辰,就回那四面都是墙的小房间里躺下了。

&ep;&ep;他听着肚子咕噜咕噜乱叫,一边想着巫山楼的姐妹们,一边想着,眼泪就掉下来了。

&ep;&ep;他想着母亲是多么疼爱他,从小到大简直连半点苦都没让他受过,吃的穿的用的,读书的,他要任何东西母亲都全力满足他。

&ep;&ep;姐姐虞小宛更是不消说,她待他比亲弟弟还亲一万倍,因为她是孤儿,觉着一切都是母亲给的,她素来把母亲对她的恩情回馈到刘赐身上,如果这时见到刘赐饿成这样,虞小宛该恨不得割下自己的肉给刘赐吃。

&ep;&ep;刘赐又想起他最爱吃的绿豆糕,巫山楼的绿豆糕是江南的一绝,随随便便也吃不到,姐妹们常常会在伺候客人后在房间里偷偷带出几块绿豆糕,悄悄塞给刘赐吃。

&ep;&ep;说到底,都是因为巫山楼靠着刘赐的母亲支撑了十来年之久,母亲又着实是个宽容大度的人,所以巫山楼上下都感念刘赐母亲的恩德,都对刘赐极好。

&ep;&ep;妈……姐姐……

&ep;&ep;刘赐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

&ep;&ep;~

&ep;&ep;深夜了,刘赐听见外面传来钟声,钟声只敲了一声,这是子时了,一天又过去了。

&ep;&ep;一天没吃饭……

&ep;&ep;这声叹息在刘赐的心中回荡着。

&ep;&ep;刘赐木然地看着天花板,两只蜘蛛趴在天花板上,它们黑乎乎的像两颗眼珠,正不祥地瞪着他。

&ep;&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