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国师自顾自地端起茶杯,左手从怀中摸出一方白色丝巾:萝儿,师兄终于可以来陪你了等我。

&ep;&ep;说罢,他忽地仰头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几乎在那一瞬,剧烈的疼痛霎时从心脏处传来蔓延至全身。他僵硬着身体,无力地趴倒在了木桌上。鲜红的血渍顺着他的嘴角滑落到桌面上,一滴,一滴,又一滴。

&ep;&ep;他却似感受不到一般,只是痴痴地望着手心上的丝巾。直到眼神变得涣散而空洞,身体变得冰冷,他那只手里仍紧紧拽着那抹白色,就像拽着此生唯一的眷念。

&ep;&ep;***

&ep;&ep;金銮殿上,百官和皇帝正在早朝。

&ep;&ep;皇帝身着明黄色的龙袍端坐在龙椅上,静静凝听着下方一位官员的汇报,神情肃穆,不辨喜怒。

&ep;&ep;陛下,洛北一代洪灾严重,洪水沿着洛河一路下冲八个县城,情况危急,还请陛下早日派人前往调度人员,抗洪救灾,安抚灾民。一白胡子老官员躬身道。

&ep;&ep;话音落下,百官中顿时传来阵阵骚动。

&ep;&ep;洛北一代乃是汉国内有名的临水区域,靠近汉国第一大河洛河,周遭大城小城包括在内共有十五座城池,其中规模较小的县城有十一个。而今一趟洪水,竟连毁八座县城,怎能不令人震惊?

&ep;&ep;若难情属实,这场洪水便算得上汉国千年一遇的特大洪灾。

&ep;&ep;龙椅上,皇帝眉头紧皱: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ep;&ep;文官之首丞相率先道:彭阁老说得有理,老臣认为派一钦差带着粮食和药材前往洛北赈灾,速度当快,如此才好在灾情后迅速安抚人心,同时也能抑制洪灾后瘟疫的蔓延。

&ep;&ep;臣附议。

&ep;&ep;臣附议。

&ep;&ep;丞相一发言,周遭文官皆纷纷出列表态,傅昀赫然在列。

&ep;&ep;皇帝颔首道:那丞相可有推荐的人选?

&ep;&ep;已年近七十高龄的丞相缓缓道:回陛下,此次灾情严重,涉面颇广。因此这钦差人选在朝中的品级不能太低,否则压不住那些地方官员。同时还要清正廉明,能够秉公办理。微臣以为,傅昀傅大人可担此重任。

&ep;&ep;皇帝冷酷的脸上总算露出一点笑意,他正要开口,下方便传来一声激烈的抗议声。

&ep;&ep;丞相大人此言差矣!傅大人早年在边关为官,为政经验尚且不足,且年纪尚幼,办事必没有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沉稳有度,如何能担此大任?还请陛下三思。一中年二级文官痛声反对。

&ep;&ep;一旁的傅昀保持着躬身的姿态,如玉般秀气的脸上看不出半分情绪波动。

&ep;&ep;父皇,文大人所言有理。这次洪灾过于严重,傅大人年轻气盛,只怕考虑事情未必周全。还请父皇三思。三皇子俯身沉声道。

&ep;&ep;上首处,皇帝眉间挤出了一个川字:哦?那么傅大人,你认为自己能担此重任吗?

&ep;&ep;底下的官员听到皇帝此话,神色微变,一时间心思各异。

&ep;&ep;只见傅昀神色平静,语含坚定:臣能!简单的两个字掷地有声,让在场的百官心神一屏。

&ep;&ep;好!皇帝一拍扶手,大声道,此次洛北一行,朕就命首辅傅昀为钦差大臣,希望傅大人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ep;&ep;太子一党的几个官员闻言纷纷变色,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惊怒。反倒是为首的几只老狐狸仍是神色不变,端的是不动安如山。

&ep;&ep;臣定不负所托。傅昀单膝跪地领命,一旁的老丞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ep;&ep;没有人看到傅昀藏在袖中的手用力握紧,那里藏着一本奏折,一本用血写就的奏折。

&ep;&ep;洛北一带发生特大洪灾,早在今日上朝前,皇帝就收到了一封秘密奏折。这份奏折和普通奏折不一样,乃是全程用血所写。奏折上的内容表示此次洪灾波及之广,除了不可抗力的自然威力外,更多的是人为所致。而写这封奏折的人正是受灾县城中的罗县县令罗浩羽。

&ep;&ep;八县被冲,虽然是洪水所致,但涉及官员没能及时疏散百姓,导致数十万百姓葬身洛水,自当要承担一定责任。而这位罗县令按照律法早早就被上一级的郡守给关押在大牢里。

&ep;&ep;一个被抓进牢房的罪臣,为何要写这封血奏折,且秘密提前派人送到国都。奏折上所言到底是真还是假?谁也无从得知。

&ep;&ep;是以,皇帝在看到这封奏折后,早早就内定了傅昀,让他带着血书奏折的拓本前往洛北查明真相。之后的早朝不过是走一个形式罢了。

&ep;&ep;父皇,儿臣愿随傅大人一同前往!

&ep;&ep;就在众臣窃窃私语时,一男子清亮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说话的是之前说傅昀不适合当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