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他们夫妻都不是什么有才艺的人,也没想过在这些方面培养女儿。

&ep;&ep;以前是觉得娇娇的嗓子好,说话咬字干脆利落,声音也清灵。

&ep;&ep;没想到闺女唱歌也这么好听,全在调儿上,不像她大姐,常常跑调。

&ep;&ep;知道闺女在这方面有天分,吕静已经开始盘算过了年给家里买台收音机了。

&ep;&ep;以前没有买,也不是不能买。

&ep;&ep;乔章工作优秀,这几年也没缺过收音机票,不过家里结婚的孩子都有三个,一人一个收音机,一辆自行车,有了票,也都给前头的子女置办了。

&ep;&ep;三转一响,至于剩下的手表和缝纫机,那就是让孩子们自己去买了,他们夫妻只是一家给了两百块钱。

&ep;&ep;算下来这么多年,他们家光是大件,加上吕静和乔章的自行车,就买了不少呢。

&ep;&ep;吕静原先也没想过他们家现在就买个收音机,她和老乔都在上班,单位都有报纸,看什么新闻报纸上都有。

&ep;&ep;娇娇年纪还小,也用不着。

&ep;&ep;可现在吕静不这么想了,看看乔娇娇跟着荀宁才学了没多长时候,说话的口音都变好不少。

&ep;&ep;以前她跟着他们学,说的都是宁安的方言,现在跟着荀宁,一口普通话,还带着点儿首都的腔调,洋气的很。

&ep;&ep;吕静原本盘算,小闺女长大以后肯定是要当工人的,要是能自己考上别的厂子,就去别的厂子,去个她喜欢的工厂。

&ep;&ep;考不上,她和乔章两个工作岗位,总有可以让闺女接班的。

&ep;&ep;现在却觉得自己一叶障目了,孩子也不是非得当工人啊,就是当工人,多才多艺也比什么都不会强啊。

&ep;&ep;买了收音机,闺女跟着收音机,哪怕只是学的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也不错。

&ep;&ep;敲门进屋,乔娇娇一看是吕静来了,没有停下来唱歌,但神色很着急,想要去找她妈妈。

&ep;&ep;吕静把衣服递给王淑华:“这都是老乔的制服改的,不是什么新衣服,胜在保暖,给孩子们穿。”

&ep;&ep;王淑华也没拒绝,心里记住了这份情。

&ep;&ep;乔娇娇着急的唱着歌,等歌一唱完,她立刻飞扑到吕静怀里,吕静笑着接住她。

&ep;&ep;回了家,吕静先给乔娇娇又洗漱了一回,还洗了头,让乔娇娇在火炉边烤着。

&ep;&ep;把中午和好的面和准备好的馅儿拿出来,开始包饺子,乔娇娇想要帮忙,被吕静阻止:“你先烤你的头发吧,等你头发干了,我饺子也包好了,先煮一些,咱们垫垫肚子,就去厂里。等今儿联欢会结束,咱们回家再吃一顿。”

&ep;&ep;炉子烤的热乎乎的,乔娇娇看着妈妈包饺子,炉子里还煨着红薯,阵阵的烤红薯的香味儿飘着,乔娇娇趴着趴着就困了,吕静把家里两把椅子搬过来,两个对到一起,铺了毯子,让乔娇娇窝在里面睡觉。

&ep;&ep;过了一会儿,乔章也回来了,见女儿睡得香,也没吵她,洗了手和吕静一起包饺子。

&ep;&ep;吕静随口问他:“家里孩子红包都准备好了吧?向党和向军的咱们等会儿就给了吧。不然他们过年去了老赵那里,就怕过了初八都不许孩子回来。”

&ep;&ep;乔章有些好笑的说:“可不是,老赵是这样的人。你说咱们和老二家住的多近啊,楼上楼下,结果现在我想见一见孙子都不容易。”

&ep;&ep;吕静也哭笑不得的说:“你见孙子不容易,民子和来娣这亲爹亲妈见亲儿子同样不容易。你说老赵也是,每天一下班就来咱们单位的托儿班来接两个外孙了,一天不见都不行。每天早上送过来,中午接回去,吃了午饭再送过来,晚上再接过去。我想见见孙子,都是得上班时候抽着空儿去看看。”

&ep;&ep;“你说老赵现在闹这一出干什么?”

&ep;&ep;吕静翻白眼:“你说为了什么,以前吧,妈还在的时候,老赵心里清楚,老太太在,咱们就算为了不让老太太操心,都不会松口让孙子姓赵。何况来娣那性子也犟的很。实际上老赵心里一直盘算着呢。”

&ep;&ep;吕静麻利的包着饺子:“你看,妈过世,娇娇那会儿又出事了,咱们夫妻都在医院里,来娣和民子都加班的时候,孩子没人帮着照看,老赵立刻把向党向军接他那里。来娣虽然性子犟,也不是不通情理的。虽然当初老赵对不起来娣和来娣妈,但对两个外孙是真心疼的。”

&ep;&ep;乔章摇摇头:“老赵也是糊涂,儿子和女儿有什么不一样,像咱们家,不说娇娇,只说大的那四个,最孝顺懂事的还是乔泰。为了要个儿子,老赵离婚不说,前些年对来娣也不是很负责。也不怪来娣一直对他这个爹心里有怨言。”

&ep;&ep;“可不是,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