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胡杏儿见他挤眉弄眼的样子,也不禁被逗乐了,骂了一句臭小子却也不再唠叨,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吃起饭来。

&ep;&ep;作者有话要说:谢谢-a扔了一个手榴弹,么么哒!!

&ep;&ep;☆、第66章决定

&ep;&ep;胡国栋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不早了,不过现在天儿暖和了天并没有黑透。晚上吴红儿并没有做别的,擀了一些面条,配着韭菜炒鸡蛋的卤子,见胡国栋回来,她忙说道:“回来了?那我赶紧煮面条去。”因为不知道胡国栋几点回来,所以虽然面条擀好了,卤子也做好了,但是面条并没有煮。

&ep;&ep;煮好面条一家七口坐在饭桌前开始吃饭。胡杰和胡卓两个孩子刚才吃饭前嚷着饿,非要吃胡杏儿拿来的桃酥,李桂兰被两个孩子磨着一人给了好几块儿,现在吃饭两个小子都没怎么吃。胡家老两口吃的也并不多,倒是胡国栋自己吃了整整三大碗才放下了筷子。

&ep;&ep;他现在正是吃的多的时候,再加上最近又一直在干体力活,所以吴红儿到没有担心他撑到,反而问道:“吃饱了吗,要不要再给你煮一碗?”胡国栋的饭量一直是很大的,因此整个人看着也壮实。

&ep;&ep;“不用了,吃饱了。”胡国栋擦擦嘴表示已经吃饱了。然后把今天送钱的事儿跟胡老屠说了说。

&ep;&ep;“说起来还是杏儿想的周到。”听胡国栋把今天的情况一说,胡老屠便感叹道。他老了,现在想的也没有以前那么多。再加上现在这世道跟以前也不同了,一时半会儿想不到也是很可能的。像他们年轻那会儿,给别人家盖房子中午管顿饭再给盒烟抽就不错了,哪里会想到要钱呢。不过想想也是,现在的人们都富裕了,那盒子烟也就不被人看在眼里了。他年轻的时候那也是好东西。

&ep;&ep;“家里应该有几头猪该出栏了,赶明咱们杀了送到镇上饭店几头,杏儿那也得留下点儿。剩下一头后天是大集卖了去。”胡老屠说道。

&ep;&ep;“爹,我二姐那里的生意那么火爆,镇上合作的饭店也一直想让咱们加量,要不就别在集市上卖了吧。”胡国栋说道。猪肉零卖价钱当然是高一些,但是胡老屠毕竟上了年纪,去赶一天集回来也得累的够呛,因此胡国栋便不想再零卖了。毕竟也多挣不了几个钱。那点儿钱多养两头猪就有了。

&ep;&ep;胡老屠是经年的老把式了,不管是杀猪还是切肉都特别准确。在集市上卖肉的时候根本不怎么用称称,仅凭一双手就能感觉个差不多,上下差不出多少来。他这一手绝活胡国栋也没彻底的学会,这是几十年的经验才炼成的。

&ep;&ep;“对呀爹,咱们以后在镇上也有房子了,就我看要不咱们也在菜市场租个铺位卖鲜肉,可比您每天赶集轻松多了,估计生意也会更好。”吴红儿说到。她比胡国栋想的更周到一些,胡老屠到了这把岁数还整天想着赶集卖肉在乎的就不是那点儿钱了,估计就是放不下这份儿手艺,与其整天赶集还不如在镇上的菜市场开个摊位卖鲜肉。胡杏儿的卤肉铺子和胡梨儿的蔬菜摊子都在那一块儿,以后也好有个照应。平时他们把肉给送到摊子上去,老两口就在那卖卖,可比现在整天好几个村子的轮着跑轻松多了。

&ep;&ep;以前吴红儿不提这个是因为自家住在村里每天往镇上走不方便,现在镇上也有了房子,俩孩子明年应该也会去镇上念小学,有个摊子给老两口打发时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要不然就算他们在镇上住也住不安生。

&ep;&ep;就算是在后世很多老人在城里住了大半辈子,临老临老也要回村里来养老,主要的原因也就是在镇上住着没意思罢了。

&ep;&ep;胡国栋听吴红儿这么一说也觉得在理,这次在城里盖房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三个孩子以后在镇上上学做打算,但是现在他们的事业也算是刚刚起步,他和红儿怎么也是不能离开村里的,就算是住的镇上也得经常回来。以前他打算的是他跟红儿带着俩小子住到镇上,早上把俩小子打发去上学,再回村。至于他爹娘就还在村里住着顺便带着丫丫。

&ep;&ep;现在这么一琢磨还是红儿的想法妥当。他们一家子都搬到镇上去。老两口在菜市场卖鲜肉也不会太忙,顺便也就能接送孩子。这样有个事情干也不用担心两老会在镇上住不习惯。他和红儿每天往村里跑就行了。这样也省得他们既得担心小的,也得担心老的。两头都不安心。菜市场那一块儿既有他二姐也有他三姐,也不用担心老两口没照应。这么一想还真是一举多得。

&ep;&ep;虽然他大姐就在本村里,但是把老两口留在村里胡国栋也真是不放心,俗话说得好养儿防老,把老人扔在村里他自己去镇上住,估计得被大家的唾沫星子淹死了。

&ep;&ep;说实话最近胡国栋也真是犯了愁,以前不经事儿还没什么,现在事儿一多他也就发现家里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他既得顾小的也得顾老的,而这两者偏偏又有些矛盾,还真是让他十分无奈。其实他们家的摊子早该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