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翡翠交易空前鼎盛,大批玉商蜂拥而至翡翠国,只为能寻找一件价值连城的翡翠。

坎底江畔的一场暴雨,引发了山体滑坡,泥石流中带出了大批翡翠原石。

其中一件4000多斤的翡翠原石,鹤立鸡群,引起了玉商们的争抢。

陈茹师父的祖父——前贡玉总监,花11万银元买了下来。

运回玉州,只是先解切了一小块。

顿时惊动天下,一时间各地的富商,争相抢购。

陈茹师父的祖父,用切下的小块翡翠,雕琢了两个西瓜,和四枚帽花。

其中“翡翠西瓜”进献老佛爷,三枚帽花,被一位宋氏爱国大实业家,用了和整个原石成本的相同的代价——11万银元,买了下来,给了三位爱女。

最好的一枚帽花,祖父陈庭昌留了下来,准备给小陈茹将来做嫁妆。

从此那块原石,被称为“翡翠王”,传给了陈茹父亲陈堂玉。

后来侵略者的铁蹄踏来,父亲义无反顾,把翡翠王捐给华夏玉州。

倭国人一怒之下,层层封锁,目的是截下翡翠王。

父亲知道,翡翠王如果落到倭国人手上,无异于得到一笔天大的军费,再来侵我河山!

于是藏起了翡翠王,宁死不给倭国人,那枚翡翠帽花嫁妆,倭国人抢走了,却没找到翡翠王。

倭国人最后污了陈茹师父阿娘,杀害了弟弟,将父亲毒打致残,以逼迫父亲供出翡翠王下落。

父亲有一位挚友范景湛侠士,救出了父亲和小陈茹。

父亲陈堂玉向他临终托孤,说在山里有一块尖棱巨石,斜倚而出,直指天狼星。

倾斜巨石对着的崖上,见一秘洞,藏了两块绝品翡翠原石。

希望范景湛把两块原石带回去,一块给女儿陈茹,剩余的一块,算作答谢范景湛的受托之恩。

范景湛将幼年陈茹送回老家,再回到玉州取原石,玉州却已彻底沦陷,他还被倭国人设伏擒下。

范景湛宁死不屈,没说出小陈茹下落,最后遭倭国人折磨到罹难。

倭国人对翡翠王志在必得,甚至战败之后,得到那枚翡翠帽花的倭国头——森村江,仍留了下来寻找翡翠王。

陈茹师父愈说愈激动,最后双目通红,涓然泪下。

步涉听得义愤填膺,又看到了纵死犹闻侠骨香,沉声道:

“如果倭国人仍在,我不想随身携带狗头,只把翡翠帽花带回来,以便祭奠陈、范两位大侠的在天之灵,好让他们九泉下安息?”

陈茹师父轻震道:

“倭国人恐怕已改名换姓,哪怕后代都不容易寻找,你此去任重道远,唉!”

步涉坚决如铁道:

“师父放心,黄金比起公道,啥都不是!

倭国人哪怕到了阴曹地府,我也会诛鬼除恶!”

陈茹师父双目亮起神采,对步涉道:

“要真能找到倭国人,就把翡翠帽花带回来。

“如能找到范景湛侠士后人,那两块翡翠原石,取到也给一块他们,带一块回来吧。

至于翡翠石王下落,已无人得知。”

步涉点头道:

“森村江找了那么多年翡翠石王,恐怕早已挖地三尺,我去寻也多半下落不明。

“但是我保证,无论他还是后人,蹦跶不了几天了!

“至于范景湛大侠后人,和两块绝品翡翠原石,我会寻到,一块给他们,一块带回给师父。

师父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陈茹师父缓缓掏出了一个红本本,递了过来,悠悠道:

“为师祖上在玉州有块地,父亲本打算建庄园,只用切了没翡翠的原石,垒了围墙,建了主楼,就出事了。

“为师数年前到过玉州,换了新的不动产权证,石墙石楼仍在,你到了可以收拾一下住着。

有空再寻一下范大侠后人,能不能找回翡翠王,看缘分了。”

步涉看了一下本本上的地址,递了回去,委婉道:

“这个师父收好,我记住地址就行。”

陈茹师父叮咛道:

“记住,无论黄金还是宿怨,胜败兵家常事,包羞忍耻是男儿,留着命回来!”

步涉不想让她担心,答应道:

“师父放心,我会小心。”

※※※

为了替陈茹师父报仇雪恨,步涉安排其他人该干嘛干嘛,带何氏兄弟先往玉州。

驱车到紫城百家客栈,定制了几身衣裳,再折往新兴州,沿茶马古道,翻越高黎贡山,继续走腾越段。

一到玉州,尽管F650一号,堪称庞然大物,却像浮在了荷花田、油菜花田上一般,甚至那些花儿,就是整座玉州城的“莲花宝座”。

进入边城玉州,扑面而来的是清净和古朴,摇下车窗,在悠闲的人们旁边,慢慢悠悠前行。

“看饭了!”

热情的声音传进了车内,三人饥肠辘辘的肚皮被唤醒,打起了饿嗝。

找地方停好了车子,去治肚子,一排的美食店,三人无所适从时,眼球被一家吸引住了......

门口一排排胖胖的玻璃瓶,装着香料、草果、八角,豆蔻油、菜根油,撩得三人食指大动。

步涉领头走了进去,老板娘端庄秀丽,还热情洋溢,也不问三人吃啥,直接招呼道:

“来一个铜锅子?再喝上一壶自酿小锅酒,你会记住玉州。”

步涉开玩笑道:

“见到老板娘,我已经记住玉州了,一切听老板娘安排。”

“哟,小哥哥这嘴,比酒还醉人,不给你打折都说不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