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之人,正是文锦,护卫带其入账,他拱手说道:“文锦并非故意偷听,路过而已,听殿下之策,有所不妥,情急之下,故而高呼,请殿下见谅。”

三皇子见是文锦,并不追究偷听之罪,只冷冷问道:“有何不妥?”

文锦并不畏惧,反而问道:“玉霞关在东,从此地出发,即便人不下鞍,马不歇脚,请问殿下,几日可到?“

三皇子不屑,冷冷回到:“三日便可,有何不妥?“

文锦又问:“留佳县在西,待殿下集结玉霞关之兵,不吃不喝再奔袭留佳,又几日可到?“

三皇子已经有所醒悟,微微叹了一口气:“最少也需五日。“

文锦方说道:“即便如此,八日已过,即便中途无埋伏,殿下到留佳之时,必已人困马乏,势成强弩之末,如何掩杀?兵法云:千里奔袭,必阙上将军,正是此意。”

三皇子颓然坐回椅中,忽然欠身问道:“你何以知之?”

“我之随从可风,熟知道路地形,必不误我。”

三皇子已知他所说不谬,竟爽然一笑:“你已是前军校尉,当然有权会议军事,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宴军千里奔袭,其退路极其重要,留佳与柔然之间,有一饮马裕,是其必经之地,敌必分兵驻守,我若攻下此地,留佳之敌必回军扑救。殿下再遣一可靠之人,前往玉霞关,命一上将提兵五千前来会战,便可对敌形成夹攻之势,如此,留佳之危可解,犯境之敌可破。”

文锦侃侃而谈,俯仰之间,英姿勃发。

三皇子抚掌叹道:“出其不意,攻敌必救,何人可去玉霞关调兵?”

拓巴睿也大声赞道:“此计甚妙,敌以留佳为诱,守之以坚城,我若野战攻之,必损兵折将;我取饮马峪,则逼敌野战,再以玉霞关之军合围,可操胜算,末将愿往玉霞关调兵。“

文锦也抚掌叹道:“将军亲往,乃万全之策,让可风带路,我兄宇文豹之随从顺儿,精通荒野追踪之术,若有埋伏,他能提前判知,将军可一并带上。“

拓巴睿大喜,三皇子也爽朗笑道:“宇文府中,多异能之士也,拓巴将军,事不容缓,你即刻出发。“

文锦也叫来可风与顺儿,嘱咐道:“你们随拓巴将军前往玉霞关,回军之时,待大军至饮马峪尚有一日路程之时,前来报我得知。“

三皇子当晚便要开拔,前往饮马峪,文锦却劝休慌,且整顿士卒,待机而动,三皇不解,蹙眉问道:“为何?“

文锦笑了笑,答道:“临兵斗阵,蓄势待机,我算拓巴睿带兵至饮马峪,至少需九日,而我距饮马峪,两日可至,若太早取之,留佳之敌一日便至,以五千对一千,一日便可攻下。我等且在此休整六日,再用两日赶至饮马峪,悄然隐伏,侦探敌情,稍作准备,待可风回报,骤然击之,半日可下,敌必急救,我抵抗半日,援军便至,则我前后击敌,敌便自溃。“

三皇子深以为然,笑道:“如此,便听你的。“

次六日,三皇子授权之下,文锦便整训行伍,操练队列,演练阵法,整肃军纪。

又构建上下指挥体系,规定行伍打乱之后,如何彼此呼应;他规定极详,鼓响几声,攻至何处,鸣金几次,退至哪里,主官战死,何人接替,都有明确要求。

又派人至周边市集采买肉食、军资,犒劳士卒,对受刑军士,嘱咐军医细心调治,甚至对脚上起泡者,教其用发丝挑破水泡。

又为士卒配备行军三样必备之物:清水、陈醋、烈酒,清水饮用,陈醋解渴,烈酒严禁饮用,用于清洗伤口。

宇文豹与原乡混迹于士卒中间,与士卒称兄道弟,如鱼得水,几日之间,便多了无数生死兄弟。

一千乌合之众,总算有了一点行伍的样子,三皇子看在眼里,颇为疑惑,便问文锦:“我看你也是首次出征,为何知之甚多?”

文锦竟有点羞怯,温厚地说道:“幼时,父亲曾告诉我,佛曰四大皆空,为将者,须知天地万物,皆有其用,不能用者,万物皆敌,会用者,万物皆友,善用者,万物皆仆,文锦还实在差得远。“

三皇子默然,心中甚是嘉许,便授文锦临机决断之权。

第七日,文锦一改温文尔雅之态,严令士卒一刻之内整顿完备,列队待发,随即请三皇子训话,三皇子却命他宣示军纪。

文锦便双眼如冰,沉声宣道:“奉三皇子令,宣示军纪:

令下拖延着,斩;任务逾期者,斩

劫掠百姓者,斩;欺凌妇女者,斩

闻鼓不进者,斩;鸣金不退者,斩

贪功冒进者,斩。“

七斩连出,三军肃然,三皇子甚是满意,下令出发。

第八日日暮之时,大军悄然行至饮马峪十里之处,文锦下令扎营。当晚,月色如水,青光如映,文锦带着宇文豹前往饮马峪查看地形。

边关锁钥,何其险要!月色之下,一峰高山横亘,山势耸峙,断崖牵云;一条小道系山腰而过,迤逦通向柔然,道路右侧,深涧之中,湍急的河流咆哮而下,左侧之上,即是山顶,宽不过里许,三面崖石,浑然一体,只一侧是个缓坡,郁郁葱葱长满了杂树。

从山顶火光、人声断之,有一千宴军防守。

回营路上,文锦心下默然,问道:“兄长以为如何攻之?“

宇文豹仰头看了看明亮的月色,说道:“缓坡之处,敌必守卫甚严,若仰面攻击,必死伤惨重,如有几百善攀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