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极其讨厌徐颂贤。/p

若单看救命之恩,完全没必要这么讨厌一个人。毕竟当时要不是皇后赐婚,徐颂贤也没资格嫁给赵王,顶多做个侧妃也就罢了。/p

但是,明鸾还不能盼着其中有蹊跷。/p

想一想,要是真的救命之恩还好点,哭求一下,让赵王把嫁妆还回来也是理所应该。/p

可要是假的,就譬如吧,赵王没想落水,结果被人给推了里头,赵王本想上岸,结果被个女人八爪鱼似的缠住……/p

明鸾打了个哆嗦。/p

若是如此,她的确是应该担心自己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p

徐家正院,老太太发了一顿脾气,众目睽睽之下,二老爷也不能争辩说徐颂贤不是自己亲生的,只好捏着鼻子认下这罪过。/p

“娘,您别说了,没准再过上几年又有天下大赦的话,咱们就能回来了。好歹的大家身上的功名还在,便是不做官,仔细教育了家中子弟,让家族重新兴旺也是指日可待。”/p

老太爷点了点头:“这还像句人话。”言谈之中很为儿子感到骄傲。/p

老太太沉了沉气,看向大太太跟三太太:“你们也都回去吧,房里的事怎么安排,跟老大老三商量着来。”/p

二老爷摸了摸鼻子,他也想走,却不敢走。/p

老太爷是知道女眷们赎罪是要交罚金的,便问:“家里的钱要是交了罚金之后,可还能剩下多少?”/p

老太太就道:“大房三房罚金都少,她们各自又有嫁妆,便是需要我们贴补,也贴补不了太多,就是二房这里,明鸾年纪小,性子横,乔氏又扶不起来,一下子就要支出去七千两,男丁们流放,这一路少不得银钱开路,家里着实不宽裕。”/p

其实哪里就真到这种地步?/p

老太太睁眼说瞎话,老太爷则是装糊涂。/p

两个人都看向二老爷。/p

二老爷如坐针毡:“爹娘,咱们不是没分家吗?”/p

老太爷一拍椅子扶手:“正是没分家,所以才遭了你连累。”他养尊处优惯了,年纪又大了,极其怕死,虽然从八百里变作三百里,但知道所去的也不是什么繁华之地,如此可不需要大量银钱在手?/p

老太太也道:“当初颂贤嫁人,出去四五万两银子,这你是知道的。正因为没分家,所以家里才格外出了这个钱,大房三房也是你的兄弟,本来就有话说了,如今家里落难,我要是再偏帮你们,着实说不过去。”/p

二老爷也不是一点都不心疼妻女,可是他没钱。/p

心疼了一阵,喃喃自语道:“那可怎么办啊?”/p

老太太看着他脸色灰败下来,心里骂他没有出息,又觉得畅快,缓缓地道:“她若是个孝顺的,我便当几件首饰,帮她娘交了这罚金,等她进了那地方,须得谨记家风,当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才是。”/p

二老爷便看向他爹,只见老太爷闭着眼仿佛已经睡熟了。/p

“那便只有进教坊司一途了吗?”二老爷犹豫不决,“若是在家里暴毙的话……”/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