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城东,石家村。

石开一个人孤零零地跪在妻子坟前。

他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眼前的石头刚刚也嘲笑了他两声……

他是个穷秀才,父母前些年都病死了,其实也不是啥绝症,积劳成疾而已,但穷人嘛,小病抗,大病死,如是而已。

父亲是个老秀才,考白了头,唯一的执念便是儿子能替他中举。

石开一开始倒也争气,十五岁便中了秀才,虽算不上神童,也让老秀才很是欣慰了几年。

但是石开接下来的命运,仿佛步了老秀才的后尘,连着三次都不中。

老秀才便整日里长嘘短叹的,精神也慢慢地跟不上了,再加上少年时的苦读和后来的劳作伤了身子,结果实在等不到那一天了,便先一步脱离苦海了。

又没过几年,操劳了半辈子的老母亲也病倒了,老母亲不让请郎中,还以绝食相逼,终于把治病的钱换成了彩礼,然后强撑着,看着石开拜堂成亲。

老母亲又怕白事冲了孩子们,咬牙又干挺了一个月,便再无遗憾的去找老秀才去了。

村里人都夸新媳妇贤惠,一个人把地里的活儿全干了,绝不让石秀才碰锄头,只安心读书就行。

石开发火争辩了几回,媳妇便请出了老秀才和母亲的牌位,拉着石开一同跪下,石开便再也没了办法。

这不,上个月秋闱开试,媳妇发了狠,典卖了两亩熟地,用作给学政老爷的孝敬,夫妻俩盘算,这回总该有个动静了吧。

结果,石开连学政老爷的门都没进去,就被门房轰了出来。

石秀才紧紧地攥着银子回了客栈,那店家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好心的提醒了一句:秀才,今年中举的价码又涨了,至少要五百两起的!

石秀才半晌无语,只又紧紧地攥了攥掌心里的银子。

放榜那日,石开果然落在孙山之后。

在回客栈的路上听人说,连金掌柜家的傻儿子都中了,这石开便咧开嘴从喉咙里干干地笑了两声。

从不饮酒的石开,终于在三碗混浊粗醅下肚后,哭了个痛痛快快,又拉着那店家絮叨了半宿,才沉沉睡去。

次日一早,店家给石开准备了干粮,劝他早早回家,莫再考举啦。

石开应声谢过,结食宿时,店家只肯收下饭钱,便将石开推了出去。

心灰意冷的石开,一路胡思乱想的终于回了村,就发现这村里狗都不叫了,鸡也不跑了,全村男女老幼都死绝了!

这是咋了?为啥啊?

贼老天,你睁眼看看啊!

圣人啊,你就告诉学生吧!

……

石开一身麻衣,给全村戴孝!

城里仵作来过,验不出死因,也没理石开,就快马回城报信去了。

次日,从城里的护国寺来了一老一少两个和尚,进行查勘。

只看了几具尸体,便不停地摇头,还直宣佛号,然后连超度的经文都不念,便催动法术掩埋尸体了。

和尚们要走时,看见石开枯坐良久,恍恍惚惚的,怕他饿死,便递给他一碗粥喝,石开不接,小和尚便直接捏着石开的下巴,灌了下去。

这一番连呛带咳的折腾,总算是把石开的魂给折腾回来了,石开这才能听到人声,看清东西了。

石开几步赶到老和尚面前,顾不得满地碎石,重重地跪下磕了三个头,抬头之时,已是满脸血污,拜求道:“求大师告诉我,我全村父老是何死因?是谁害了他们?”

“阿弥陀佛!”

老和尚一声佛号后,伸手去扶石开,石开跪着后蹭两步,老和尚无奈地叹了口气,道:“施主,非是贫僧不说,只是那凶手并非凡人,施主就不要想着报仇了,否则,莽撞行事,反要误了性命!”

石开不应声,只会不停的磕头,口中反复道:求大师怜悯,求大师慈悲……

老和尚依然不为所动,只又宣了声无用佛号,便要转身离去。

石开历经生死激荡,心中早就满是暴戾和不平,便不顾老和尚的好心,反大骂和尚们铁石心肠,不配参佛,只配下地狱……

那小和尚听到骂声,心中不忿地喝道:“住嘴,你少不知好歹,我告诉你,杀你全村的就是鬼煞宗的修士,想报仇尽管去,量你一个区区凡人,又能如何?”

老和尚大声呵斥道:“逆徒,那鬼煞宗乃是东晋三大宗之一,也是你能张口乱说的?”

小和尚听到呵斥,这才回过神儿来后怕,慌忙请罪道:“师傅,徒儿知罪了。只是我们辛苦劳苦一番,却被这人无端指责,我也是一时气愤才没管住嘴,还请师傅宽恕。”

老和尚沉默良久,方才长叹一声道:“也罢,此乃因果,既然你出口成因,就自己结果吧!”

说罢,又念一声佛号,施展出佛门身法,不几个呼吸,便不见了踪影。

那剩下的小和尚挠挠光头,也未完全明白师傅的意思,可挨了顿训斥,反消了胸中大半火气,这才温言对石开道:“施主,你先听我一言,然后再三思而行。”

石开已隐隐察觉出事情必牵扯甚大,听到小和尚的话,便慌忙行了一礼,对小和尚客气道:“小师傅请讲,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